2024年1月15日,黑龙江省牡丹江东宁市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华晟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因非法制造、储存爆炸物引发剧烈爆炸,导致8人死亡、4人受伤。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企业对危险品管理的严重疏漏,引发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深度反思。
一、事件背景与直接原因
涉事企业以经贸为名,长期违法从事爆炸物制造与储存活动。调查显示,爆炸物存放环境未达到安全标准,且企业未取得相关资质,最终因操作不当或环境因素触发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伤员救治与善后工作,并对同类企业展开全面排查。
二、爆炸物非法流通的危害性
非法爆炸物通常缺乏质量监管与专业储存条件,其化学成分不稳定,对温度、湿度、摩擦等外界条件极为敏感。这类物品一旦泄漏或遭遇明火,极易在居民区、工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大规模伤亡与财产损失。
三、民用爆炸品管理规范
我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爆炸物生产、运输、储存需取得严格许可,并配备防爆设施与专业管理人员。企业应定期检查设备密封性、环境温湿度,并建立24小时监控系统。个人若发现疑似非法储存点,应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四、公众安全防范要点
- 远离无标识仓库或可疑场所,尤其警惕散发刺鼻气味的建筑;
- 日常生活中避免在加油站、化工厂等高危区域使用明火或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物;
- 社区应组织应急演练,普及灭火器使用、逃生路线规划等技能。
此次东宁爆炸事故再次敲响安全警钟,唯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监管体系、提升公众安全意识,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类似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