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汛期将呈现“旱涝并存、旱重于涝”的特点,主汛期(6-8月)降雨总体偏少但局地极端暴雨多发,中小河流洪水与阶段性干旱风险并存,汉江流域需警惕秋汛威胁。
-
气候趋势与风险分布
今年汛期长江中游降雨偏少1-3成,梅雨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降雨集中区偏东、偏北,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梅雨结束后,全省大部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干旱,江汉平原及以东地区干旱程度较重。汉江上游因华西秋雨来水偏多,秋季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
防御重点与工程措施
湖北省重点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和汉江秋汛,同时应对区域性干旱。水利部门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如无人机雷达测流、分钟级数据传输站点)提升预警精度,并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构建“现代水网”增强韧性。 -
应急准备与科技支撑
全省推行“清单式+网格化”风险排查,整改完成率达100%;水文预报预警系统实现24小时滚动推演,精度超80%。物资储备坚持“就近调配”,抢险队伍和调水工程(如引江济汉)协同保障饮水安全与生态流量。
提示:公众需关注极端天气预警,旱季节约用水,洪水易发区提前熟悉避险路线,配合政府防汛抗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