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核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 其关键亮点包括:“一核”铸魂(价值观引领)、“一城”筑基(老城整体保护)、“三带”联动(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两区”赋能(公共文化示范与文创产业引领),形成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系统性布局。
-
“一核”引领精神内核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推动首都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通过主题宣讲、品牌活动(如“北京榜样”)强化价值认同,凝聚文化向心力。 -
“一城”守护历史根基
聚焦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严格管控建筑高度与风貌,恢复中轴线、胡同水系等历史景观。中轴线申遗成功(2024年)标志性成果凸显“老城不能再拆”的保护决心。 -
“三带”串联文化脉络
- 大运河文化带:以通州古城、万寿寺等为核心,打造国家文化公园,推动京冀段全线通航。
- 长城文化带:创新“研究性修缮”模式,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箭扣长城成保护修复标杆。
-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整合三山五园、琉璃河遗址等资源,推动生态与文化遗产融合,焕新工业遗存(如首钢园)。
-
“两区”提升服务与产业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优化基层文化设施,增强市民文化获得感。
- 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通过政策扶持老旧厂房改造、文创园区建设,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这一框架既保护了北京“刚柔相济”的文化底蕴,又通过系统性规划推动文化软实力升级,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北京方案”。未来需持续平衡保护与创新,让古都风貌与现代发展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