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一核三带” 区域发展格局,是着眼甘肃整体发展、立足各地优势所提出的重要规划,“一核” 指以兰州和兰州新区为中心、以兰白一体化为重点、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的一小时核心经济圈,它是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三带” 分别是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的河西走廊经济带、以综合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陇东南经济带、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它们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下为你展开介绍:
- “一核” 的关键作用: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能力强、空间效率高、规模效应显著。“一核” 区域通过提升省会兰州的吸引力、竞争力和首位度,切实增强兰州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高端要素集聚功能、市场枢纽功能、对外开放交流功能,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将兰州打造成为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从而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 河西走廊经济带:这一经济带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在清洁能源方面,以太阳能发电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为主,积极建设金昌、张掖、武威、嘉峪关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推动酒泉风电基地发展成为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运营服务等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在新材料领域,大力推进延链补链,着力建设电池、电镀、电工材料和镍合金加工等为主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千亿产业链。特色高效农业则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种植与加工产业。
- 陇东南经济带:以综合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综合能源领域涵盖了多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区域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先进装备制造聚焦于提升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推动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不断进步,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 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重点在于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该区域对于维护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保障黄河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提升区域的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甘肃省 “一核三带” 区域发展格局通过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和主导产业,注重区域间的牵引带动与协同联动,促进形成各展所长、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态势,为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