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时间因地理位置和划分方式而异,北半球通常为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南半球季节相反,传统节气(如立春、夏至)与季节交替紧密关联。
季节划分依据:
- 天文划分:以地球公转轨道位置为准,春分(3月20日左右)、夏至(6月21日左右)、秋分(9月22日左右)、冬至(12月21日左右)为四季起点。
- 气象划分:基于温度变化,北温带国家常将3-5月定为春季,6-8月为夏季,便于统计气候数据。
南北半球差异:
- 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季节相差约6个月。例如,澳大利亚的圣诞季处于夏季。
- 赤道附近地区四季温度变化小,仅分旱雨两季;极地地区则表现为极昼、极夜现象。
节气与季节关联:
- 立春(2月3-5日)标志春季开始,但实际气候回暖通常滞后至3月。
-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但最热时段出现在7-8月(受地表蓄热影响)。
季节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态及日常生活。建议根据所在地区气候特征,提前规划衣物更换、出行安排及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