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春节习俗丰富多样,融合了祭祀、家庭团聚与民间信仰,主要习俗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春节前习俗
-
筅堂(扫房)
从农历腊月十五开始大扫除,称为“筅堂”,寓意扫除晦气迎接新年。旧时还有“搓米时”习俗,完成后会分赠邻居以拉近关系。
-
祭灶
腊月廿三或廿四祭灶,百姓家供灶糖、灶饼,祈求来年平安。祭灶分“祭荤灶”(腊月二十三)和“祭素灶”(腊月二十四)两种仪式,水上人家祭灶时间为廿五。
-
分年与送年
祭灶后开始准备年货,蒸年糕、置办牲畜祭祀祖先。出嫁女儿需在腊月廿四至除夕前回娘家送年礼(如糖裸、鱼、福桔等),亲友间互赠年礼称为“送年”。
-
做小岁
除夕前家族聚会,调解矛盾,准备年夜饭,称为“做小岁”。全家人会贴春联、窗花,营造节日氛围。
二、春节期间习俗
-
正月初一
-
吃太平面 :早餐食用线面、鸡肉、鸭蛋等,寓意“太平如意”。
-
祈年与拜年 :放鞭炮后祭天地神,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或糖果。
-
禁忌 :初一忌扫地、洗澡、用刀具等,称为“斗夜灯”,比谁睡得早越好。
-
-
正月初二
- 回娘家 :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吃团圆饭,表达孝顺与祝福。
-
正月初三
- 亲族邻里拜年 :主要走亲访友,互相赠送年礼,延续春节喜庆氛围。
-
除夕(三十暝哺)
-
守岁与祭祖 :全家团聚吃年夜饭(“隔年饭”),象征“年年有余”;午夜12时祭天地神,祈求来年幸福。
-
传统活动 :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部分家庭会进行“谢年”仪式。
-
三、特色习俗
-
水上人家贺年
年初二至初四,船民上岸沿街挨家拜年,唱民谣(如“十二月花”),受贺者以年糕等回应,称为“讨年”。2. 避债戏
旧时年关前债主追债,慈善人士组织庙会演出,欠债者可躲观剧避债,持续至午夜。3. 马蹄祭祖
部分家族以马蹄形状祭扫祖先墓地,祈求家族延续。
四、其他禁忌与习俗
-
正月初一禁忌 :避免说不吉利话、使用尖锐物品,早餐不煮新饭,吃“除夕余饭”。
-
婚俗 :嫁妆需附红包,新娘回娘家时全家团聚。
福州春节习俗体现了对祖先的敬畏、对家庭团聚的重视,以及祈求平安吉祥的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