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出壳后1-3天需保持35-32℃的环境温度,随后每周降低2-3℃,直至与环境温度一致。 温度调控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需结合雏鸭行为灵活调整,避免温差过大或局部高温。
-
温度标准与阶段调整
初生雏鸭体温调节能力弱,首日温度应稳定在35℃(育雏伞或保温灯下),之后每日降0.5-1℃,3周龄后可逐步过渡至常温。降温需循序渐进,避免骤冷引发应激。 -
行为观察与温度适配
雏鸭聚集取暖说明温度偏低,张口喘气、远离热源则表明过热。理想状态下,雏鸭应均匀分散、活动自如。夜间或阴雨天需适当提高1-2℃。 -
局部温差与设备管理
育雏区应设置温度梯度,供雏鸭自主选择合适区域。使用红外线灯或加热垫时,需定期检查设备稳定性,防止局部高温灼伤或断电导致失温。
合理控温可显著提升雏鸭成活率,20日龄后逐步脱温,但需确保环境无贼风、湿度适中。实际饲养中需结合品种差异(如番鸭耐寒性较强)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