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育雏脱温时间需根据气温、雏鸡品种、健康状况及生长速度综合调整,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脱温时间范围
-
常规情况
冬季育雏脱温通常需要 30-50天 ,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气温波动调整。
-
极端天气调整
-
若冬季气温波动较大,需延长脱温时间至50天以上,防止雏鸡因温度骤变受凉。
-
极寒天气下,即使达到常规脱温时间,仍需保持供暖。
-
二、关键影响因素
-
气温条件
-
当室外温度稳定在18℃以上时,可开始脱温;温差较大时需逐步增加给温时间。
-
夜间最低温度需不低于17℃,避免雏鸡受冷。
-
-
雏鸡状态
-
体质较弱、健康状况欠佳的雏鸡需延迟脱温。
-
疫苗接种期间或群鸡免疫力低下时,脱温时间应适当延长。
-
-
饲养管理
-
脱温过程需逐步减少加温频率,通常需1周左右完成过渡。
-
脱温期间需保持饲养环境干燥,湿度控制在60%左右,避免潮湿影响成活率。
-
三、注意事项
-
脱温方法
-
推荐使用脱温灯或逐步调节温度,避免突然降温。
-
大规模脱温建议使用专用设备,确保均匀性。
-
-
监测与调整
-
每天早晚检查鸡群状态,观察是否出现扎堆、呼吸急促等异常行为。
-
根据鸡群反应灵活调整脱温进度,例如当室内温度波动较大时,可暂停脱温24小时。
-
-
特殊情况处理
- 若脱温过早,雏鸡可能因抵抗力不足引发疾病;若过晚,可能影响日龄计算和后续饲养管理。
冬季育雏脱温需结合实际气候条件,制定个性化方案,并通过精细管理确保脱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