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昆仲和棠棣都是古代汉语中用以表达兄弟关系的称谓,具体含义如下:
一、昆仲
-
基本含义
昆仲是古代对兄弟关系的雅称,其中“昆”指哥哥,“仲”指弟弟,合起来比喻兄弟亲密无间。
-
文化出处
该称谓最早见于《三国演义》,孙策与周瑜因交情深厚结为“昆仲”。《诗经·小雅·常棣》中有“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诗句,奠定了用棠棣比喻兄弟情的基础。
二、棠棣
-
本义
棠棣本义为一种植物,属蔷薇科棣棠属,花色分红、白两种,常被用来象征兄弟情谊。
-
引申含义
因《诗经》中以“棠棣之华”比喻兄弟团结,后世便用“棠棣”代指兄弟关系。例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即用此比喻。
三、两者的关联
昆仲侧重于描述兄弟间的亲密度,而棠棣则通过植物意象强化了这种关系的永恒性和美好性。在文学作品中,两者常结合使用,如《三国演义》中孙策与周瑜的“昆仲”情谊即通过这一称谓得到升华。
昆仲和棠棣都是对兄弟情谊的象征性表达,前者强调血缘亲情,后者则通过自然意象传递文化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