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平方公里
缅甸从中国划走了约 18万平方公里 的领土,具体背景如下:
一、历史背景与条约依据
-
1941年中英战争后侵占
英军以“抗日”为名越界占据了中国云南省的江心坡、南坎等18万平方公里土地,该区域相当于安徽省的面积,占缅甸国土面积的1/4以上。
-
1956年中缅边界条约
中缅签订《中缅边界条约》,正式确认了上述领土划分,中国放弃对江心坡的主权要求。
二、争议焦点与后续调整
-
1960年中缅边界重新划分
1960年中缅签署新边界条约,中国主动放弃2700平方公里的江心坡,换回片马、古浪、岗房等156平方公里领土。 - 江心坡北接西藏察隅县,南邻缅甸,东通云南,西达印度,战略位置重要。
- 有分析认为,此次交换相当于放弃约100个香港岛的面积。
三、历史评价与意义
-
战略考量
放弃江心坡的决策被视作新中国外交策略的体现,通过“以大换小”解决边境争议,维护了地区稳定。
-
争议解决
新条约明确了中缅边界,避免了长期边境纠纷,为双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缅甸从中国划走的领土以1941年侵占的18万平方公里为主,后续边界调整中又涉及2700平方公里的主动放弃,整体过程与历史背景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