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此时段正值南方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主要农事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水稻种植核心活动
-
插秧与移栽
南方芒种最核心的农事是插秧和移栽早稻。此时需完成秧田整理、播种及秧苗管理,包括喷施起身药、防治稻象甲等病虫害。部分地区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用新麦面制作五谷形状的供品祈求丰收。
-
田间管理
-
病虫害防治 :需重点防治稻瘟病、叶瘟等稻类病害,以及稻象甲、二化螟等害虫。
-
追肥与除草 :通过追施有机肥和除草松土,促进秧苗生长。
-
二、夏播与夏种作物管理
-
夏播作物播种
包括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的播种,需选择肥沃地块并控制播种密度。
-
夏种作物管理
-
棉花管理 :中耕除草、防治棉蚜虫、红蜘蛛,同时整修排水系统。
-
蔬菜种植 :播种小白菜、苋菜等蔬菜,并加强茄瓜豆类管理。
-
三、其他重要活动
-
农事习俗
-
送花神 :部分地区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送别春日繁花。
-
打泥巴仗 :贵州侗族新婚夫妇集体插秧打闹,胜者视为吉祥象征。
-
煮梅 :南方传统习俗,用青梅煮酒或酿制梅酒,兼具消暑与保健功能。
-
-
生态与生活调整
-
挂艾草 :驱蚊防病,适应夏季高温环境。
-
防汛准备 :检查江海堤防,储备防汛物资。
-
四、农谚与文化内涵
芒种因“夏收夏种”双重任务被称为“一年中最忙的节气”,民间流传“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栽秧割麦两头忙”等谚语,强调把握农时。此时段还与端午节部分习俗重合,如挂艾草、饮雄黄酒等。
以上活动需根据具体地域和种植结构调整,南方农民需在高温多雨中高效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夏收夏种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