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芒种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其三候内容在不同文献中存在细微差异,但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主流说法:
一、主流三候内容
-
螳螂生
指螳螂在深秋产卵后,到芒种时节因阴气初生而破壳孵化出幼虫。螳螂因捕食害虫得名“天马”,象征飞捷如马。
-
鵙(伯劳)始鸣
喜阴的伯劳鸟在芒种时开始出现并鸣叫,而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反舌鸟则因感知到阴气变化而停止鸣叫。
-
反舌无声
反舌鸟因感应到阴气增强而停止鸣叫,这一现象与伯劳鸟的活跃形成对比。
二、其他说法中的差异
部分文献将“鵙”误写为“鹏”,但根据多份资料显示“鵙”才是正确写法。另有说法提到“鹃始鸣”,但“鹃”并非传统三候中的鸟类,可能是混淆或笔误。
三、补充说明
芒种三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例如,螳螂生象征夏虫未脱壳,需及时除草;伯劳鸣叫预示天气变化;反舌无声则与阴气盛极而衰的哲学思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