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对牛羊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影响采食量与饲料利用率
霉菌毒素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产生酸臭气味,显著降低牛羊的适口性。长期摄入还会导致胃肠道炎症、肠出血等症状,进一步抑制采食欲望。例如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引发牛瘤胃纤维素消化障碍,导致腹泻、消瘦。
二、繁殖系统危害
- 母畜繁殖障碍
-
短期内出现不发情、假发情或配种失败,受胎率降低。
-
怀孕母畜可能因胚胎损伤引发流产、死胎,或产下弱胎、畸形胎。
- 公畜生殖系统损伤
-
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上升,导致受胎率下降、产犊体重减轻。
-
公牛可能出现射精量减少、精液浓度降低等问题。
三、免疫系统抑制
霉菌毒素会破坏牛羊的免疫屏障,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如肺炎、乳房炎等。长期免疫抑制还会导致疾病复发率上升,加重养殖成本。
四、器官功能损伤
- 肝脏与肾脏损害
-
引起肝肿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
赭曲霉毒素可引发肾结石、血尿,进一步加重器官损伤。
- 其他器官影响
-
黄曲霉毒素可导致皮肤出现疹斑、被毛粗乱。
-
呕吐毒素(DON)摄入高剂量后引发拒食、口腔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
五、其他严重后果
-
慢性中毒症状 :表现为消瘦、跛行、行动迟缓,最终可能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
致癌风险 :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长期暴露可能引发肿瘤。
预防措施
-
饲料管理 :储存饲料时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霉变;使用霉毒素检测剂定期检测饲料安全性。
-
药物干预 :添加克霉太保等霉菌毒素分解剂,降低饲料污染风险。
-
健康监测 :定期进行免疫检测、粪便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中毒症状。
霉菌毒素的危害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从源头防控、饲料管理、疾病监测等多方面综合应对,以降低养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