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四种清塘方法包括生石灰清塘、漂白粉清塘、茶籽粕清塘、人工清塘。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生石灰清塘:原理是生石灰遇水产生氢氧化钙并放热,以此杀菌消毒和杀灭敌害生物,同时能使淤泥松软,释放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肥池水。干法清塘时,塘水排干留 10cm 左右水,每亩用 60-75 千克(淤泥少则 50-60 千克);带水清塘,每亩平均水深 1 米用 125-150 千克。可杀灭多种野杂生物、寄生虫、致病菌等,还能保持池水微碱性、增加肥度。不过碱性较强水体不适用,且要用刚出窖的块状石灰。
- 漂白粉清塘:含有效氯约 30%,遇水分解出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释放活性氯和初生态氧来杀菌。干法清塘,池水排至留 6-10 厘米深,每亩用 5-15 千克;带水清塘,每立方米水体用 20 克(即每米水深 15-20 千克 / 亩),4-5 天药性消失可放鱼。其杀菌强、药力消失快、用量少、利于池塘周转,但不能增加肥效,且使用前要检测有效氯含量,不足 30% 需酌情增量。
- 茶籽粕清塘:含皂素,能使鱼红细胞溶化,可杀野杂鱼类、螺蛳等。将其捣碎浸泡,隔日连渣带水泼入塘内,每亩平均水深 1 米用 40-50 千克,用量依野杂鱼数量调整,7-10 天后药效消失可放鱼虾苗。不过它对细菌及寄生虫类无效,需配合其他药物使用。
- 人工清塘:传统方法,先提前一周停喂,用工具翻动淤泥,再用网具捕捞水产生物并分类处理,之后清洗池塘,注入新水至原水位,选择合适时间放苗或投喂。此方法能直接清除杂草、浮萍及水产生物,但较耗费人力物力。
清塘对养殖至关重要,可改善池塘环境、减少病害。选择清塘方法时,需依据池塘实际情况、养殖品种及需求来定,以达到最佳清塘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