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盐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主要标准如下:
一、国家标准
-
GB 27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
-
适用范围:所有食用盐产品,包括海盐、井盐、矿盐等,规范了氯化钠含量、杂质限值、卫生要求等。
-
核心指标:要求食用盐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杂质(如铅、砷等)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
GB/T 5461-2016《食用盐》
-
适用范围: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等,基于GB 2721制定,对加工工艺、包装标识等提出更具体要求。
-
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贮存等。
-
二、其他相关标准
-
NY/T 1040-2012《绿色食品 食用盐》 :适用于绿色食品认证的食用盐,需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
QB/T 2019-2005《低钠盐》 :针对低钠盐产品,规定钠含量≤2000mg/kg,同时满足GB 2721和GB/T 5461的要求。
-
QB/T 2020-2003《调味盐》 :规范调味盐的加工工艺和包装要求。
三、标准执行与监督
-
强制性标准 :GB 2721和GB/T 5461为强制执行标准,企业必须达标。
-
推荐性标准 :GB/T 5461在GB 2721基础上更严格,部分企业自愿执行。
-
监督机制 :国家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定期开展食用盐质量监督抽查,依据上述标准判定产品合格性。
四、选购建议
-
认准认证标识 :优先选择绿色食品认证(NY/T 1040)、低钠盐认证(QB/T 2019)等产品。
-
关注包装信息 :查看是否标注碘盐、含钾量、产盐地等关键信息。
-
避免低价产品 :价格异常低廉的盐可能未达标,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以上标准共同保障了食用盐的安全性和营养健康,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符合标准的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