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译文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应制诗,描写了三月三上巳节时,唐玄宗在曲江池畔举行盛大宴会,群臣欢聚、春意盎然的场景。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唐代宫廷宴会的奢华与节日的热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1. 诗歌背景与创作意图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王维为翰林学士,常参与宫廷宴会并奉命赋诗。这首诗既是王维应制之作,也是他对上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生动记录。诗中通过描绘皇帝斋祭、群臣游宴、春光明媚的景象,歌颂了唐朝盛世的繁荣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尊崇与对国家昌盛的期盼。

2.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诗歌开篇“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直接点明皇帝亲临祭祀仪式,群臣欢聚游宴的盛况。接着“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描绘了皇家仪仗的威严与上巳节“祓禊”仪式的传统习俗。诗中“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以自然景观与皇家气派相映成趣,展现了宏伟壮丽的景象。“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场景的热闹与春日的生机。最后两句“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盛世的由衷赞叹。

3. 文化价值与节日意义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文献。上巳节作为古代汉族的传统节日,自魏晋时期起便成为皇室贵族与文人雅士临水宴饮、吟诗赋文的盛会。唐代的上巳节更是规模宏大,成为展示国家繁荣与皇帝恩泽的重要场合。王维通过这首诗,将上巳节的习俗、宫廷的奢华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赋予诗歌深厚的文化内涵。

4. 总结与启示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以其精妙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为唐代应制诗中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宫廷的奢华与节日的热闹,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昌盛的美好祝愿。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唐代文化的繁荣与节日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启发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注重其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的结合。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种松宋荦主题

松树种植与宋代文人宋荦的关联主要体现在‌文人雅趣、园林艺术和文化象征 ‌三个层面。宋荦作为清代著名文学家、收藏家,虽非宋代人物,但其对松树的推崇继承了宋代文人的审美传统,将松树视为高洁品格的象征,并在园林设计中赋予其独特意境。 ‌1. 文人雅趣:以松明志的传统文化 ‌ 松树因四季常青、凌霜不凋的特性,自古被文人视为"岁寒三友"之一。宋荦在《西陂类稿》中多次题咏松树,延续了宋代苏轼

健康知识 2025-04-14

种松译文

种松译文 是一种将中文诗歌或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或其他语言的独特方法,旨在保留原作品的意境、韵律和文化内涵。其核心亮点 在于不仅追求字面意思的准确传达,更注重情感、意象和文化背景的传递,使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文学体验。以下是对种松译文的详细解读: 1.意境与情感的保留种松译文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基调,通过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

健康知识 2025-04-14

宋株待免的译文是什么

《守株待兔》的译文如下 :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赖偶然的好运而放弃努力,否则将会一事无成,成为别人的笑柄

健康知识 2025-04-14

苏代松画刘译文是什么

​​苏代松画刘译文是当代艺术家苏代松以松树为主题创作的系列水墨作品,融合传统笔墨技法与现代审美意趣,展现松树“苍劲挺拔、傲雪凌霜”的精神内核。​ ​其作品通过独特的构图与留白处理,将松树人格化为坚韧品格的象征,同时以刘向《战国策》等古籍译文为灵感来源,赋予画作深厚的文化底蕴。 苏代松的松画以书法用笔入画,枝干如篆籀般遒劲有力,松针则以焦墨细笔层层叠加,形成“针叶如戟”的视觉效果

健康知识 2025-04-14

攀枝花的食用方法

攀枝花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食材。以下是攀枝花的几种常见食用方法: 炒食 :攀枝花可以与各种蔬菜或肉类搭配炒制。例如,与青椒、蒜末一起炒,可以突出其独特的香味;与猪肉片同炒,则能增添菜肴的口感层次。 煲汤 :攀枝花也常被用于煲汤,以释放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与排骨、鸡肉等食材一起炖煮,制作出清甜可口的汤品。 凉拌 :将攀枝花焯水后,加入适量的盐、醋、蒜末等调料拌匀

健康知识 2025-04-14

攀枝花的花瓣为什么不能吃

攀枝花的花瓣虽然具有一定的观赏和食用价值,但直接食用可能存在一些风险。以下是一些原因和建议: 食用安全性 部分花蕊有毒 :攀枝花的花瓣中,中间那束花蕊通常不建议食用,因为这部分花蕊容易枯萎、变质,且可能带有木质味。 需要处理 :即使是可食用的花蕊,也需要去掉花蕊上的黑籽,并充分清洗焯水后才能食用。 食用建议 食用部位 :攀枝花主要食用花蕊部分,去掉花瓣和花萼,留下中间的花蕊

健康知识 2025-04-14

春啼完结了吗

已完结 《春啼》已完结。该书由西西艾欧创作,属于古言小妈文学类型,已标注为“状态:完结”。

健康知识 2025-04-14

攀枝花如何凉拌吃

攀枝花(木棉花)的凉拌吃法是云南地区常见的创新做法,既能保留其清新香气,又能通过调料提升风味。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技巧: 一、食材准备 选择与处理 选用成熟攀枝花,摘下花蕊并撕成小朵,去除中间黑色花柱。 若花蕊较硬,需用沸水焯烫3-5分钟去涩,捞出后放入冰水中冷却备用。 辅助配料 葱花、香菜、小米辣、大蒜末、盐、香油、生抽、醋、芝麻等。 二、经典凉拌做法 基础凉拌酱汁 蒜末、小米辣炒香后,加入生抽

健康知识 2025-04-14

攀枝花怎么吃最有营养

炒腊肉、凉拌或煲汤 攀枝花作为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植物,其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方面。以下是几种营养保留且美味的食用方法推荐: 一、经典炒菜类 攀枝花炒腊肉 将腊肉煮熟切丝后焯水,与攀枝花花蕊(去花瓣取蕊)一起爆炒,腊肉的咸香与攀枝花的清新口感交融,是冬季暖身的佳肴。 做法:腊肉煸炒至变色后加入攀枝花,搭配蒜末、葱丝、小米辣等调料,色泽黄亮,鲜香可口。

健康知识 2025-04-14

攀枝花要焯水吗

攀枝花焯水是推荐的处理方式,主要原因及方法如下: 一、焯水的重要性 去除涩味 攀枝花生吃或未充分处理时可能带有涩味,焯水能有效去除这种不适口感,同时保留其天然香气。 保留营养成分 焯水可减少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同时避免农药残留。 便于后续加工 焯水后的攀枝花更易与其他食材搭配,提升整体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二、焯水方法 处理攀枝花 将攀枝花花蕊清洗干净后,摘去中间黑色花柱,撕成小朵备用。

健康知识 2025-04-14

四川攀枝花芒果怎么吃

攀枝花芒果品种香甜多汁,可制作多种美食。以下是综合推荐的做法: 一、经典甜品类 芒果冰沙 新鲜芒果打成细腻冰沙,搭配椰奶和西米露,分层叠加在玻璃杯中,口感丰富且色彩缤纷。 芒果慕斯 芒果果肉与淡奶油调和,经精确温度控制凝固,切开后芒果酱与慕斯层对比鲜明,保留芒果原香。 芒果糯米糍 柔软糯米皮包裹新鲜芒果果肉,外层裹椰蓉,口感绵软清甜,米香与果香交融。 芒果酸奶冻 芒果丁与酸奶混合冷冻4小时

健康知识 2025-04-14

攀枝花贵妃芒果多少钱一斤

攀枝花贵妃芒果的价格受品种、产地、成熟度及销售渠道影响,综合多个信息源分析如下: 一、价格范围 基础款价格 根据2021-2024年数据,攀枝花贵妃芒果批发价主要集中在 3.00-5.50元/斤 之间,具体分为: 普通品种(统果):3.00-3.50元/斤 特殊品种(如金煌芒、爱文芒):4.00-6.5元/斤 批发渠道差异 电商批发平台 :价格多在 3.20-5.00元/斤

健康知识 2025-04-14

攀枝花为什么产芒果

地理气候条件优越 攀枝花产芒果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核心因素: 一、独特的地理条件 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的干热河谷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且土壤肥沃,形成了独特的水利条件,为芒果生长提供充足水分。 - 年日照时数 :超过2700小时,相当于每天8小时阳光直射; 年积温 :6600-7500℃,无霜期320天以上,热量资源丰富。 纬度与气候带 位于北纬26°

健康知识 2025-04-14

攀枝花芒果价格高的原因

攀枝花芒果价格较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综合了自然条件、种植环境及市场因素: 一、自然条件与地理优势 海拔与气候条件 攀枝花是四川攀枝花市特产,平均海拔2600米以上,纬度最北,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高海拔和西北季风形成的焚风效应,使芒果成熟期比其他热带产区晚3-4个月,果肉紧实、甜度高。 无极端天气灾害 攀枝花未受梅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且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芒果中维生素C

健康知识 2025-04-14

梅子熟时栀子香这本书内容

《梅子熟时栀子香》内容介绍 改用对话直接回答 6 个参考来源 复制 下载 分享 《梅子熟时栀子香》是肖复兴的一部散文精选集,收录了五十余篇散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抚慰人心的烟火气,能让读者在平凡生活中体验细微情感与闪光瞬间 。具体内容如下: ​ 第一章 繁星弯月落入心间 :有描绘自然景色的《翠湖诗韵》《白马湖之春》;回忆亲情的《荔枝》;与成长经历相关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

健康知识 2025-04-14
梅子熟时栀子香这本书内容

梅子熟时栀子香前半句

关于“梅子熟时栀子香”的前半句,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原句出处 该句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全诗为: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前半句含义 “只今只道只今句”表达了对当下时刻的珍视与感悟,强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只今”(此时此刻)和“只道”(只说)的反复强调,传递出对即时体验的重视,鼓励人们抛开对过往的执念,专注于眼前真实感受。 哲理与意境

健康知识 2025-04-14

梅子熟时栀子香是什么时候

“梅子熟时栀子香”描绘的是 夏季 特有的自然景象,具体分析如下: 季节背景 梅子成熟和栀子飘香通常出现在 夏季 ,尤其是江南地区梅雨季节与栀子花盛开期高度重合(约6-7月)。此时梅子酸甜多汁,栀子花洁白芬芳,二者结合形成独特的夏日氛围。 诗意内涵 哲学思考 :诗句通过“只今只道只今句”强调活在当下的哲学观,与“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的禅宗思想呼应。 美学表达

健康知识 2025-04-14

梅子熟时栀子香意思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诗,出自元代石屋禅师的《山居诗》。以下是对这句话的完整释义: 释义 “只今只道只今句” :强调活在当下、专注于当前时刻的重要性。其中,“只今”意指此时此刻,“只道”可以理解为只说、仅表述,“只今句”则是指针对当前时刻所说的话语或感悟。这句话提醒人们珍惜并专注于当前的时刻,用最直接、最纯粹的语言表达当下的感受与思考。 “梅子熟时栀子香”

健康知识 2025-04-14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诗,出自明代石屋禅师的《山居诗》。这句话的意思是: 过去的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纠结于过去的事情,也不要过度焦虑未来的事情。 只今只道只今句 :强调活在当下,专注于当前的时刻,用最直接、最纯粹的语言表达当下的感受与思考。 梅子熟时栀子香 :通过描绘梅子成熟和栀子花香的季节景象,传递出对自然美好和生活情趣的赞美

健康知识 2025-04-14

女生说梅子熟时栀子香

当女生说“梅子熟时栀子香”时,通常蕴含着对时间流逝、情感释然或生活态度的感悟。结合文化背景和语境,可以有以下几种解读: 时光与情感的释然 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对过去事的释然。正如元代诗人石屋在《山居诗》中写道:“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女生用栀子香与梅子成熟的季节对比,暗示应专注于当下,而非沉溺过去或担忧未来。 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

健康知识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