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的综合气候特征如下:
一、整体趋势
-
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上升1-2℃,尤其是辽宁南部、天津、河北南部等地升温显著。
-
区域性差异显著
-
偏暖区域 :包括华北、东北南部、华南西部等地,气温偏高1-3℃。
-
偏冷区域 :如内蒙古东北部、华南北部等,气温接近常年或略低。
-
二、原因分析
-
冷空气活动减弱
2025年冬季冷空气南下势力减弱,副热带高压偏北、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导致大范围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
全球变暖背景
长期气候变暖使冬季气温基线抬升,叠加厄尔尼诺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局部地区的暖冬趋势。
-
天气系统异常
-
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推动暖湿气流深入。
-
冬季风弱化导致冷空气源地势力减弱,难以形成强冷空气南下。
-
三、特殊天气现象
-
倒春寒概率提升 :历史数据显示,暖冬年份次年春季倒春寒概率增加40%-60%,2025年大寒节气南方多地气温显著偏高,符合“大寒不寒,年后倒春寒”的农谚。
-
阶段性降温 :尽管整体偏暖,但季内冷暖起伏显著,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
四、总结
2025年冬季以暖冬为主基调,但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和极端天气叠加。气象学上,若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则定义为暖冬。这种复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