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菜虽被国家明令禁止销售,但市场上仍能买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部分商家铤而走险非法销售野生发菜;二是人造发菜或海发菜等替代品以“发菜”名义流通;三是消费者对发菜保护政策认知不足,助长了隐蔽交易。
-
非法采挖与地下交易
尽管发菜自2000年起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非法采挖行为仍屡禁不止。高利润驱使不法分子通过隐蔽渠道(如网络平台、偏远市场)销售野生发菜,甚至伪装成“土特产”交易。例如,2024年有案例显示,商家两年内非法销售61.1千克野生发菜,最终被判刑。 -
替代品的混淆与误导
市场上常见的人造发菜(淀粉、海藻胶制成)或海发菜(龙须菜)因外观相似被冠以“发菜”之名销售。这类产品虽合法,但名称误导消费者误以为野生发菜流通,间接掩盖了禁令的实际效力。 -
监管与认知的漏洞
部分电商平台对商品审核不严,导致菜混入合法商品中销售。消费者因缺乏对发菜生态价值的了解(如采挖2两发菜破坏10亩草原),或迷信“发财”寓意,主动购买野生发菜,形成灰色需求链。
保护发菜需多方合力:消费者应拒绝购买野生发菜,选择合法替代品;平台需加强关键词过滤与商品审核;执法部门应严打地下交易。唯有切断利益链,才能挽救濒危的草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