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普宁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体,榕江冲积平原与低山台地交错分布,兼具亚热带季风气候塑造的水网特征与地质构造运动遗留的复杂地形。其地貌格局由莲花山脉延伸形成,兼具农业资源与生态价值,是粤东地理多样性的典型代表。
山地丘陵占比超60%,构成普宁地貌骨架。莲花山脉余脉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形成海拔200-800米的低山与丘陵,主要由花岗岩、砂页岩构成,表层覆盖红壤与赤红壤。山脉走向与断层活动相关,造就断裂谷地与陡峭山脊,如铁山、大南山等。丘陵区风化壳深厚,发育梯田与果园,成为青梅、青榄等经济作物主产区。
榕江冲积平原沿河流呈带状展开,占全域面积约30%。榕江干流与支流练江、洪阳河携带泥沙沉积,形成肥沃的冲积土与水稻土。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多低于50米),河网密度达1.2公里/平方公里,支撑双季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业。历史上河道摆动形成微高地与洼地组合,部分区域存在天然堤与牛轭湖遗迹。
亚热带气候加剧地貌演化。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集中于汛期,导致丘陵区水土流失率曾达12.7%,催生崩岗治理工程。高温多雨加速岩石风化,丘陵坡地发育厚层风化壳,局部因植被破坏引发滑坡。季风气候还促使喀斯特地貌在小范围发育,如云落镇溶洞群,洞内石钟乳与地下河展现独特水文地质过程。
地质构造奠定地貌基底。普宁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形成多组平行断裂谷。白垩纪火山活动遗留流纹岩、凝灰岩,在梅林镇可见火山颈遗迹。地壳抬升与河流下切共同塑造多级河流阶地,如练江两岸三级阶地保留古河道痕迹。地热资源沿断裂带分布,如盘龙阁温泉出水温度达72℃。
普宁地貌的多样性既为农业生产提供阶梯式土地资源,又因水土流失风险需加强生态保护。建议关注丘陵区植被恢复与冲积平原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以实现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