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是每年的3月18日,这一健康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肝病的预防意识,倡导科学护肝生活方式,并通过全国性科普活动降低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率。自2001年设立以来,每年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宣传,年的主题为“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
-
设立背景与意义
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爱肝日通过集中社会力量,推动全民参与肝病防治。活动由卫生部发起,联合医疗机构、专家及公众人物,以义诊、科普等形式普及护肝知识,强调“早筛早治”的重要性。 -
核心护肝措施
- 限制饮酒: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敌人”,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个标准单位,女性不超过1个。
- 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全谷物,减少高脂高糖食物,避免霉变食品。
- 规律作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关键期,需保证深度睡眠。
- 定期体检:肝功能检查和肝脏B超能早期发现病变,尤其对高危人群至关重要。
-
常见伤肝行为警示
熬夜、吸烟、情绪压抑、滥用药物等习惯会加重肝脏负担。肥胖和过量饮酒脂肪肝、肝硬化,需通过运动(如快走、瑜伽)和控制体重降低风险。 -
年度主题与公众参与
每年3月18日,各地医院和机构开展免费筛查、健康讲座等活动。2025年聚焦肝硬化逆转,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鼓励公众通过“戒酒一天”等行动响应号召。
总结:爱肝日不仅是日期提醒,更是健康行动的契机。从日常习惯入手,结合科学防治,才能有效守护“沉默的器官”——肝脏。今年3月18日,不妨参与一场护肝活动,或为自己制定一份护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