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边防检查站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边检机构之一,74年来驻守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上国门”,以创新勤务模式、科技赋能通关、践行“枫桥经验”三大核心优势,成为护航“中国制造”出海、服务湛江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关键力量。其首创的“即靠即作业”模式为企业单月提升5万吨卸载能力,智能梯口管理系统入选湛江市低空经济十大应用场景,2024年累计为船企节省成本超2600万元。
勤务改革破解港口发展瓶颈
面对湛江港曾面临的“又偏又慢”困局,该站建立“三级走访”问需机制,走访34家企业形成9项“优检快办”工作法。通过将边检与生产物流从“串联”改为“并联”,“即靠即作业”模式使外轮提前1-2小时开工,仅2024年上半年就减少企业非生产停时450小时。同步推出的“验放前移”“赶潮优办”等举措,帮助船方节省锚地费用300万元,优先保障62艘船舶雾散后快速通关。
科技构建立体化口岸管控
从全国首个“海上警务室”到无人机空巡勤务,该站持续探索“低空+智慧边检”。智能梯口管理系统实现船舶查验误差归零,200多个监控点与“1+N”锚地预警系统形成全域覆盖。2024年通过“空地结合”勤务模式,高效处置锚地劳资纠纷等突发事件,保障1500余公里执勤岸线安全。
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口岸
推行码头网格化管理和“一线走动式”服务,2024年协调解决船员纠纷、货物争议等矛盾30余起,实现“矛盾不上交”。与联检单位“协同提速”办理船舶1100艘次,降低企业通勤成本15万元,获宝钢等企业致谢信赞誉“十年驻港栉风沐雨”。
从1950年茅草房建站到如今守护40万吨级深水良港,湛江边检站以75年坚守诠释国门卫士的忠诚担当。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其“优检快办”服务法将持续释放口岸效能,为湛江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注入边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