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淦河的来历可综合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进行梳理:
一、名称由来
-
自然地理因素
淦河发源于大幕山南麓,穿城而过咸宁市区后流入斧头湖,全长约75.16公里,流域面积803平方公里。其名称源于《咸宁县志》记载:“淦,从金从水,以邑(咸宁县城关永安镇)有金山而河水径焉”,因境内有金山得名。
-
文化传说因素
淦河在民间传说中与“吴刚伐桂”故事相关。相传西河(即淦河)曾因吴刚伐桂时,板斧击碎桂花枝,花瓣落入鸣水泉染黄了河水,故得名“金水”,后演变为“淦河”。
二、水系特征
-
源头 :分东西二源,东源起于通山县万家乡门楼,西源出鸡冠山麓鸣水泉。
-
长度与流域 :全长约76.6公里,流域面积853平方公里(最新数据)。
-
支流与流向 :接纳12条支流,自幕阜山奔腾而下,最终汇入斧头湖。
三、历史变迁
-
古代地位
明清时期,淦河与蘋花溪为重要文化地标,文人墨客常在此留下诗篇,如《酉阳杂俎》中记载吴刚伐桂的传说。
-
现代治理
近年来,咸宁市推行河湖长制,重点治理黑臭水、淤塞等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提升,形成“三位一体”治理路径。
淦河既是自然地理产物,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名称与传说交织,成为咸宁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