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在湖北省排第几

襄阳市在湖北省的排名情况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数据来源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一、经济总量排名

  1. 近年经济总量稳居第二

    根据2024年数据,襄阳市GDP为6102.41亿元,稳居湖北省第二位,仅次于武汉。这一排名在2021年上半年(2377亿元)和2022年(未明确数据)的统计口径中均有体现。

  2. 历史排名存在差异

    • 201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襄阳市位列第68位,湖北省内经济实力排名第三。

    • 2020年数据未明确提及,但2021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其经济总量接近宜昌(2166亿元),暗示排名可能有所波动。

二、其他维度补充

  • 城市定位 :襄阳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与武汉共同推动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建设,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区域影响力。

  • 综合实力 :在2024年湖北省五大城市排名中,襄阳位列第二,十堰入围,显示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三、总结

襄阳市目前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已稳居湖北省第二位,成为仅次于武汉的重要经济中心。其排名受统计口径(如是否包含县市、统计年份等)和评价维度(如GDP、城市竞争力等)影响较大。未来随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其排名有望进一步巩固。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襄阳饮食特色

襄阳饮食特色融合了南北风味,以鲜香醇厚、兼容并蓄著称,尤以牛肉面、孔明菜、宜城大虾等为代表,兼具楚菜底蕴与汉水文化特色。 牛肉面——襄阳早餐之王 襄阳牛肉面以碱水面、红油汤底和卤牛肉为核心,汤头用牛骨熬制,搭配豆芽和香菜,香辣浓郁,是当地人早餐的首选。 孔明菜——千年腌菜智慧 相传为诸葛亮发明,用芥菜腌制,口感脆嫩,咸中带甜,既可佐餐又能入菜,体现襄阳饮食的朴素与智慧。 宜城大虾——汉水河鲜之味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襄阳人长相特点

湖北襄阳人的长相特点可综合归纳如下: 一、整体特征 骨相与气质 襄阳人普遍具有平和秀气的骨相,面部轮廓柔和圆润,三庭比例协调,缺乏高颧骨、方下颌等立体感强的特征。这种骨相特征使他们在古典美中更偏向"清秀"与"温润",而非浓艳或棱角分明。 肤色与气色 由于气候温和、日照适中,湖北人普遍拥有白皙透亮的皮肤,且气色红润,为古典气质增添底色。 二、面部特征 女性特征 脸型 :以鹅蛋脸、窄长脸为主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襄阳好不好

湖北襄阳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较强综合实力的城市,其发展现状和优势可总结如下: 一、城市综合实力 经济地位 襄阳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2024年GDP达6102.41亿元,稳居全省第二位。工业体系完善,涵盖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拥有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 交通枢纽 作为“七省通衢”,襄阳交通网络发达,拥有汉十高铁、郑万高铁等十字形高铁网,航空、铁路、公路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的饮食特点和原因

湖北的饮食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饮食特点 以稻米和鱼类为主 湖北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境内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稻米是主要粮食作物,而鱼、虾、蟹等水产品因新鲜易获取成为日常饮食的核心组成部分。 喜食杂食 湖北饮食结构中,除了主食外,还广泛搭配蔬菜、豆制品、蛋类及肉类,形成“鱼米+杂食”的饮食模式。 口味以酸、甜、苦、辣为主 湖北菜善用豆瓣酱、花椒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襄阳男人特点

湖北襄阳男人的特点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概括,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性格特质 勇敢担当 襄阳男人以“敢说敢做”著称,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能在家庭中承担起顶天立地的角色,也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重情重义 传统观念中,襄阳人强调“忠孝不能两全”,将家庭与国家紧密联系,注重亲情与友情的平衡,常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体现侠义精神。 豪迈仗义 多数描述提到他们性格阳刚、霸气,既不过于张扬

健康知识 2025-04-12

襄阳夏天热吗

襄阳夏季的气候特点可总结如下: 一、温度特征 高温频繁 夏季平均气温为22-31℃,其中白天平均高温达31℃,夜间降至22℃左右。三伏天(初伏、中伏)是全年最热时段,曾刷新湖北63年来的最高气温纪录。 高温时段集中 每年7-8月高温持续时间长,但极端高温(如40℃以上)较少见。 二、气候类型 襄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季风影响显著: 闷热与干湿结合 :夏季降水较少,空气湿度较低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襄阳冬天冷不冷

​​湖北襄阳的冬季整体偏冷,但近年暖冬趋势明显,体感温度常因湿度大而显得更阴冷。​ ​1月平均气温仅3℃左右,极端低温可达-19.7℃,但多数情况下日间气温在8℃~16℃之间波动,需注意防寒保暖。 ​​气温特点​ ​:襄阳冬季长达近120天(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1月最冷,平均气温3℃。受全球变暖影响,暖冬年份增多,但冷空气南下时仍可能骤降10℃以上,高海拔地区易出现降雪。 ​​体感差异​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夏天为什么这么热

​​湖北夏季酷热的主因是地形封闭、副热带高压控制及湿度叠加效应​ ​。​​鄂西河谷盆地因散热困难常年极端高温​ ​,​​副高下沉气流导致晴空增温​ ​,​​江汉平原水网密布加剧体感闷热​ ​,三者共同塑造了“火炉”气候。 ​​地形蓄热效应显著​ ​。鄂西山地如宜昌、十堰等地多为河谷小盆地,地形封闭且风速微弱,地面受热后空气难以扩散,极端高温频发。例如三峡地区苏家坳曾达42.4℃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南和湖北夏天哪个热

湖南和湖北夏季的气候特点对比如下: 一、气温差异总结 湖北 夏季以 湿热 著称,高温与高湿并存,体感温度较高。例如武汉中伏期间,气温常突破40℃,且湿度较大,形成典型的“湿热天气”。 理论上,湖北夏季高温更显著,但实际体验中湖南的闷热感可能更强。 湖南 夏季同样炎热,但气候以 干热 为主,湿度相对较低。三面环山的地形导致冷空气易被“口袋”效应困住,形成闷热天气,但体感温度可能略低于湖北。 二

健康知识 2025-04-12

适合春天吃的十款菜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调整饮食、滋养身体的最佳时机。以下是十款适合春天食用的菜肴,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营养,帮助您在春天保持健康活力: 1.香椿炒蛋亮点:香椿是春季特有的时令蔬菜,富含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成分。香椿独特的香气和鲜嫩的口感使其成为春季餐桌上的明星。将香椿与鸡蛋同炒,不仅保留了香椿的清香,还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道简单又营养的家常菜。 2.春笋炖肉亮点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为什么叫鄂州

湖北简称“鄂”的由来与鄂州密切相关,其历史地位和文化积淀是关键因素。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历史渊源 西周时期奠定基础 西周中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于鄂州修筑鄂王城,标志着“鄂”字首次出现。此时鄂州是楚国重要据点,其名称成为湖北地域文化的核心标识。 三国时期的政治中心 三国时期,孙权在此称帝,建立东吴政权,鄂州成为全国性都城长达10年。东吴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鄂”在湖北的政治地位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鄂州鄂米的特点

湖北特色焖米,淮河流域风味 鄂米是湖北鄂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食,其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食材与制作 主料与配料 以当地特产五谷杂粮、米豆、猪肉片、蔬菜(如白菜、豆角)及海带等为主料,搭配蒜泥、老抽等调料炖煮。 烹饪方法 采用焖煮工艺,通过小火慢炖使食材充分吸收汤汁,形成软糯香浓的口感。 二、风味特色 地域属性 属于淮河流域的米饭料理,但具有湖北地方特色,体现了鄂州对食材和调味的本土化创新。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有什么特色菜

​​湖北特色菜以淡水鱼鲜和蒸菜煨汤闻名,融合五大地域风味,既有千年历史底蕴又兼具现代创新。​ ​代表菜如​​清蒸武昌鱼​ ​、​​莲藕排骨汤​ ​、​​沔阳三蒸​ ​、​​黄陂三鲜​ ​等,凭借鲜嫩醇厚的口感和独特工艺,成为楚菜精髓的缩影。 ​​汉沔风味​ ​:以武汉、仙桃为中心,擅长蒸、煨、烧,​​清蒸武昌鱼​ ​肉质肥美无刺,因毛主席诗句名扬天下;​​沔阳三蒸​ ​(鱼、肉

健康知识 2025-04-12

鄂州特色菜有哪些

鄂州作为湖北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特色美食,以下为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的代表性菜品: 一、经典传统菜 清蒸武昌鱼 梁子湖特产团头鲂,肉质细嫩,清蒸后淋以冬菇、冬笋鸡汤,鲜甜中透出湖水清冽,是鄂州“活名片”。 梁子湖大闸蟹 秋季成熟的蟹膏饱满,蟹黄丰盈,清蒸后蘸姜醋,脂香浓郁,被誉为“鄂州八宝”之一。 地锅三鲜 以三黄鸡、鳝鱼、豆腐为主料,铁锅焖煮,汤汁鲜醇,饼贴吸满肉香,兼具软滑与干香。 汽水肉

健康知识 2025-04-12

鄂州经济在湖北排第几位

鄂州在湖北省的经济排名情况如下: 一、GDP总量排名 根据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鄂州市GDP总量为1350亿元,同比增长6.5%,稳居湖北省第三位。这一成绩使其成为湖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仅次于武汉和宜昌。 二、人均GDP排名 鄂州人均GDP为11.83万元,位居湖北省第三位,仅次于武汉和宜昌。其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也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成为湖北经济实力最强的地级市之一。 三、其他经济指标表现

健康知识 2025-04-12

鄂州十大卤味排名

很抱歉,没有找到关于“鄂州十大卤味排名”的信息。您可以尝试提供其他话题,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为什么不用楚为简称

湖北的简称是“鄂”而非“楚”,主要源于历史行政沿革与地理标志的延续性 。尽管楚文化对湖北影响深远,但“鄂”作为更早的行政区划名称被固定为官方简称,而“楚”因涵盖范围更广(包括湖南等地)未被单独采用。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历史行政根源 “鄂”源自先秦时期的鄂国,西周时便存在于湖北鄂州一带。隋唐后,“鄂州”长期作为湖北核心地区的行政名称,明清时期“鄂”更成为湖广行省的代称之一,奠定了现代简称的基础。

健康知识 2025-04-12

为什么湖北简称叫鄂

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象征 湖北简称“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古鄂国的存在 : 鄂国是夏商时期存在于今湖北地区的一个古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在夏商时期,山西附近的黄河流域鳄鱼较多,当地居民建立了一个名叫“鄂国”的小国。湖北的简称与古鄂国有一定的关联。 历史上的行政中心 : 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里,武昌作为湖北省的行政中心,一直被称为鄂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为何简称鄂不是楚

鄂国历史更直接相关 湖北简称“鄂”而非“楚”的原因可从历史、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一、历史渊源与行政区划演变 鄂国的历史地位 湖北省境内最早的古国之一是鄂国,其疆域在春秋战国时期覆盖今湖北地区。西周时期,楚王熊绎封其子熊红为鄂王,建立鄂国并修筑鄂王城,成为楚国的早期都城。这一历史事实为“鄂”作为湖北简称提供了直接依据。 楚国疆域的广阔性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疆域辽阔,西起大巴山、巫山

健康知识 2025-04-12

楚是湖南还是湖北

湖北 关于“楚”是湖南还是湖北的问题,综合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多方面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楚文化的核心区域 地理范围 楚文化的核心区域最初以湖北为中心,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郢(今荆州)位于今湖北省。随着扩张,楚国疆域曾覆盖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六大省份,以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 历史演变 早期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以湖北为核心,湖南为重要组成部分。 后期扩展

健康知识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