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提到“吃大锅饭”的村落,人们通常会联想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当时,全国许多农村的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也就是俗称的“大锅饭”。这些食堂是集体生活的象征,体现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当时河南信阳遂平县成立了卫星集体农庄试点,后来正式建立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这一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形成了所谓的“大锅饭”现象。
虽然“大锅饭”作为一种集体用餐的形式,并不是特定于某一个村落,而是广泛存在于当时的农村生产队中。不过,河南的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这一制度的一个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