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拥有22种道地药材,包括泰和乌鸡、江枳壳、江栀子等全国知名品种,兼具药用价值与地域特色,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药材依托江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赣十味”“赣食十味”等品牌体系,并在生态种植、产销对接等方面持续创新。
-
核心品种与品牌价值
江西道地药材以“赣十味”(如枳壳、车前子、江栀子)和“赣食十味”(如白莲、泰和乌鸡)为核心,兼具药食同源特性。其中,泰和乌鸡、江香薷等因品质优异被列为全国道地药材示范基地重点品种,天然冰片(龙脑樟)、铁皮石斛等珍稀药材更占据全国产量优势。 -
地理分布与种植优势
药材产区覆盖全省5大地理分区:鄱阳湖平原主产蔓荆子、龟甲;赣西北丘陵以江枳壳、江香薷著称;赣南山地盛产茯苓、钩藤。九江、宜春等地因规模化种植和生态追溯体系建设,成为优质药材主产区。 -
产业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江西通过“定制药园”项目推动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结合“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促进产销一体化。政策重点支持枳壳、栀子等22个品种的规范化种植,并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
资源保护与多元应用
全省中药材资源达2061种,道地药材占比虽小但价值突出。例如,江枳壳用于理气宽中,泰和乌鸡兼具滋补与药用,而铁皮石斛、覆盆子等延伸至保健品领域,形成产业链延伸。
提示:江西道地药材的独特性和政策扶持为其产业化奠定基础,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品牌效应与科技赋能,推动传统药材与现代健康产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