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十大道地药材以“桂十味”为核心,涵盖肉桂、罗汉果、八角、广西莪术(含桂郁金)、龙眼肉、山豆根、鸡血藤、鸡骨草、两面针、广地龙,凭借品质佳、疗效好、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成为中医药界的瑰宝。这些药材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如罗汉果的润肺通便、肉桂的温经散寒,既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也融入日常养生膳食。
- 肉桂(含桂枝):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西防城、平南等地,占全国产量90%。功效为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可炖汤或入药,但孕妇慎用。
- 罗汉果:葫芦科果实,清热润肺、利咽通便,广西为全球最大产区,可冲泡代茶饮。
- 八角:木兰科果实,温中散寒,既是调味料又可治胃寒腹痛,百色、南宁为主要产地。
- 广西莪术(含桂郁金):根茎破血消积,块根(桂郁金)活血解郁,需区分使用。
- 龙眼肉(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药食同源,适合气血不足者煮粥食用。
- 山豆根: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但有毒需谨慎配伍,宜州产者为上品。
- 鸡血藤:豆科藤茎,断面红褐色汁液似鸡血,活血调经,可泡酒祛风湿。
- 鸡骨草:全草利湿退黄,种子有毒需去除,与红枣煎服护肝。
- 两面针:茎叶带刺,活血止痛,外治跌打损伤,内服需避酸味食物。
- 广地龙:蚯蚓干燥体,清热通络,壮医用于中风、肺热喘咳。
广西依托五大传统道地药材产区(桂北、桂西、贵南等),推动“桂十味”品牌化发展。选用时需注意体质差异,如肉桂性热不宜阴虚火旺者,罗汉果性凉脾胃虚寒者少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其“天然药库”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