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冬藏”的起始时间,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
一、传统典籍依据
-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表述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为“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此处“冬藏”被定义为冬季的起始,标志着农作物收获后的储藏阶段,与农事活动中的“冬藏”概念相符。
-
“分至启闭”的四时划分
古人以“分至启闭”概括四时,其中“闭”代表收藏,对应立冬和冬至两个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是“闭”的起点,故有“立冬为冬藏始”的说法。
二、节气与季节划分
-
立冬与冬至的差异
-
立冬 :公历11月7-8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日照时间缩短,阳气收敛。
-
冬至 :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是冬季的中点,阳气最弱,万物闭藏达到极致。
-
-
“冬藏”的内涵
冬藏不仅指农事活动中的储藏粮食,更强调养生之道,即通过收敛阳气、调整作息来适应冬季阴盛阳衰的生理特点。
三、结论
综合典籍记载与节气特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的“冬藏”始于 立冬 。立冬作为冬季的起始节气,拉开了冬藏的序幕,与农事活动的冬藏阶段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