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和秋分是哪一天

春分和秋分分别是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和9月22日或23日‌,这两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是季节更替的重要节点。

  1. 春分(3月20日或21日)

    • 标志着北半球春季的开始,南半球进入秋季。
    •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时长几乎相等。
    • 传统上被视为农耕的重要时间点,许多文化会举行庆祝活动。
  2. 秋分(9月22日或23日)

    • 意味着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迎来春季。
    • 同样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夜晚变长。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秋分曾是“祭月节”,后来演变为中秋节。

春分和秋分不仅是天文现象,也影响着气候、农业和文化习俗,提醒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安排生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山竹含有什么营养成分

山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如钾、镁) ‌,还含有独特的‌氧杂蒽酮类化合物 ‌,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这种热带水果营养密度高,但糖分含量也较高,需适量食用。 ‌维生素含量突出 ‌ 每100克山竹果肉提供约12%每日所需的维生素C,有助于免疫力提升和胶原蛋白合成。同时含有维生素B1、B2和叶酸,支持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健康。 ‌膳食纤维促进消化 ‌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竹的营养成分表

​​山竹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及钾镁等矿物质,每100克果肉含17克碳水化合物、0.6克蛋白质和67千卡热量,兼具抗氧化与清热滋补功效​ ​,是体弱者和病后调养的天然营养库。 ​​核心营养成分​ ​ ​​碳水化合物​ ​:占比17-18克/100克,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提供快速能量。 ​​膳食纤维​ ​(1.4-2.1克):促进肠道健康,缓解便秘。 ​​维生素群​ ​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竹的正确吃法和禁忌

关于山竹的正确吃法和禁忌,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正确吃法 去皮与清洗 用清水冲洗表面灰尘或农药残留,摘掉大叶子时轻柔操作以免撕破果皮。果皮可煮水饮用,具有清热去火功效。 分瓣与食用 按果蒂连接处掰开,避免汁液染在果肉上。白色果肉可直接食用,或与哈密瓜、生菜等搭配制作沙拉或果汁。 搭配建议 饮品 :与蜂蜜、柠檬搭配可提升风味。 烹饪 :可加入鲜虾、蒜蓉蒸制(蒜蓉鲜虾蒸山竹)或与冬瓜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竹的主要产地哪里

山竹原产于东南亚地区,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家。在中国,山竹主要分布在南方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如海南、云南、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以下是相关具体介绍: 山竹的主要生产国 泰国 :世界上最大的山竹生产国之一,果大皮薄,口感鲜美。 印度尼西亚 :原产于马鲁古群岛,产量较高。 越南 :种植面积为7600公顷,产量为3.7万吨以上。 马来西亚 :沙巴州和柔佛州山竹产量较高。

健康知识 2025-04-11

山竹3月份能吃吗

能 3月份是可以吃山竹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3月份的山竹属于反季节水果,其品质和口感可能会因为额外的成长和运输过程而有所变化。尽管现代农业技术和温室种植的发展使得在非季节也能获得山竹,但反季节水果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通常不如应季水果。 山竹的应季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9月,在这个时间段内,山竹的产量较大,价格相对较为亲民,是品尝山竹的最佳时机。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尽量选择应季的山竹

健康知识 2025-04-11

秋天养生的六大原则

​​秋天养生的六大原则​ ​可概括为:​​顺应自然收敛之气​ ​、​​饮食润燥防寒​ ​、​​运动适度强免疫​ ​、​​情志安宁防秋郁​ ​、​​作息规律养精气​ ​、​​科学进补避误区​ ​。遵循这些原则,能有效增强体质,预防秋季高发疾病。 ​​起居顺应“早卧早起”​ ​。秋季阳气渐收,宜调整作息与自然同步,早睡以敛阴气,早起以舒阳气,避免熬夜耗神。注意保暖防温差,尤其护好颈背

健康知识 2025-04-11

饭店的荷叶饼夹肉叫什么菜

饭店的荷叶饼夹肉通常被称为“荷叶饼夹扣肉”或“酱梅肉荷叶饼”。 这是一道经典的中式菜肴,尤其在山西菜中较为常见。以下是这道菜的相关信息: 菜系 菜系 :晋菜 特色 特点 :五花肉和豆腐酱一起蒸制,既去腥又提鲜,最后夹在荷叶饼里吃,肥而不腻、咸香适口。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道美味的佳肴

健康知识 2025-04-11

地摊小吃绝味荷叶饼

地摊小吃中的绝味荷叶饼是一种传统中式面点,‌以荷叶清香、面皮松软、馅料多样 ‌为特色,兼具便携性和高性价比。其独特之处在于‌荷叶的天然香气渗透面皮 ‌,搭配‌咸甜皆宜的馅料组合 ‌,成为街头美食的人气选择。 ‌荷叶的妙用 ‌ 新鲜或干制荷叶包裹饼胚蒸制,植物清香能中和油腻感,同时赋予面皮淡绿色泽。传统工艺中,荷叶需提前浸泡并轻刷油脂,避免面皮粘连的同时锁住水分。 ‌面皮的黄金比例 ‌

健康知识 2025-04-11

荷叶饼商业版做法

荷叶饼商业版做法需要兼顾口感、外观和成本效益,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做法的优化方案: 一、基础荷叶饼配方(2人份) 材料 面粉:500克(高筋面粉更佳,增强韧性) 发酵粉:10克(或7克干酵母+3克温水) 盐:5克 温水:280-320克 调料:食用油适量、生抽、老抽、蚝油、胡椒粉、糖等(根据口味调配) 步骤 和面 :将面粉、发酵粉、盐混合,加入温水揉成光滑面团,醒发1-2小时至体积膨胀2倍

健康知识 2025-04-11

荷叶饼夹土豆丝配酱

老干妈豆豉炒土豆丝 荷叶饼夹土豆丝配酱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以下是详细做法及搭配建议: 一、所需食材 主料 土豆2个(中等大小) 胡萝卜半根(可选,增加色彩和营养) 辅料 葱姜蒜末适量 豆豉/辣酱/腐乳适量(根据口味选择) 生抽、老干妈、蚝油等调味料适量 工具 蒸锅、炒锅、擀面杖、案板等 二、制作步骤 准备食材 土豆去皮切丝,胡萝卜切丝(若使用)。 葱姜蒜切末备用。 炒制配菜 炒锅热油

健康知识 2025-04-11

今日寒露是几时几分

​​2025年寒露的具体时间是10月8日8点40分57秒​ ​,标志着深秋时节的正式到来。此时气温显著下降,昼夜温差增大,露水寒凉,北方部分地区甚至可见初霜。寒露不仅是气候转折点,也承载着赏枫、吃芝麻、饮菊花酒等传统习俗,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意义。 寒露的气候特征鲜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干燥少雨阶段,北方呈现冬季景象,南方秋意渐浓。此时农作物迎来最后收获期,民间有“寒露不摘棉

健康知识 2025-04-11

今年寒露风是早还是迟

根据2024年气象部门的预测和观测数据,2024年的寒露属于 早寒露 ,具体分析如下: 时间节点 2024年寒露节气实际发生在10月8日2时59分43秒,比常年提前了约17天,属于“早寒露”范畴。早寒露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但具体时间可能因年份和干湿冷暖差异提前或延后1-2天。 气候特征 早寒露期间,气温波动较大,早晚温差显著,阳光辐射增强。这种气候特征对农业活动有重要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为什么叫寒露

露水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之所以得名,是因为 在这个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且更冷,即将凝结成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这表明寒露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转冷,露水开始凝结成霜。 寒露也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

健康知识 2025-04-11

吃什么对血管好软化血管防血栓

​​常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及膳食纤维的食物,能有效软化血管、预防血栓形成。​ ​ 这些食物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胆固醇沉积、改善血液循环等方式,守护血管健康。以下是具体推荐: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 ​​植物油​ ​:亚麻籽油、橄榄油等富含α-亚麻酸或油酸,可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血栓风险。 ​​深海鱼类​ ​:如三文鱼、鲈鱼,提供DHA等n-3脂肪酸

健康知识 2025-04-11

傅青主女科是谁写的

《傅青主女科》的作者存在不同说法,需结合历史记载和学术研究综合判断: 主要作者说 多数权威资料(包括《傅青主女科》的目录、序言、版本信息等)明确记载该书由明末清初医学家傅青主(1607-1684)所著。傅青主是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以《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作品闻名,被后世尊为“医圣”。 托名说 部分资料提出《傅青主女科》可能由陈士铎托名撰写。陈士铎是清代医学家,与傅青主同时代

健康知识 2025-04-11

傅青主女科临证解析

‌傅青主女科临证解析的核心在于以肝脾肾三脏为调理重点,强调气血调和与情志疏导,尤其擅长通过辨证论治解决妇科疑难杂症。 ‌ ‌肝脾肾三脏同调 ‌ 傅青主认为女性生理以肝为先天,脾为气血之源,肾为生殖之本。临床常用疏肝解郁(如逍遥散)、健脾益气(如归脾汤)、补肾填精(如左归丸)等法,针对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等病症,注重三脏协同作用。 ‌气血双补与活血化瘀 ‌ 提出“女子以血为本”

健康知识 2025-04-11

傅青主是经方什么派

傅青主是中医女科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女科流派的发展上。以下是具体分析: 学术背景与成就 傅青主(本名傅山,字青竹/青主)是明末清初医学家,以妇科疾病诊疗闻名。他创立了 傅氏女科 ,并著有《傅氏女科》《青囊秘诀》等经典医书,这些著作至今仍是中医妇科的重要参考文献。 流派特点与传承 傅氏女科以"理、法、方、药"为理论体系,强调辨证施治,尤其注重调理女性生理周期与心理健康

健康知识 2025-04-11

寒露过后是冬天吗

寒露过后 不是冬天 ,而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节气划分与季节归属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的位置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属于深秋阶段,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更凉,接近凝结成霜。 季节划分标准 秋季 :立秋(7月7/8日)→霜降(10月23/24日) 冬季 :立冬(11月7/8日)→大寒(1月20日) 寒露位于立冬之前,因此属于秋季。 二、气温变化特征 短期温度波动

健康知识 2025-04-11

寒露是农历哪一天

​​寒露通常在公历10月7日至9日之间交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深秋的开始,气候由凉爽转向寒冷。​ ​此时露水渐寒,昼夜温差显著,北方呈现初冬景象,南方秋意更浓。 ​​时间与天文依据​ ​ 寒露的确定依据太阳到达黄经195°,属于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公历日期固定在10月7日-9日,但农历日期因年份差异而变化(如2023年为农历八月廿三,2024年为九月初五)。

健康知识 2025-04-11

寒露是24节的第几节

第十七个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七个节气 ,具体信息如下: 节气顺序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位列第十七位,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时间范围 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之间,具体日期因年份和干支历差异略有不同。 气候特征 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转入寒冷,昼夜温差显著增大,秋燥现象明显。此时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加深,雨季结束,南方秋意渐浓。 传统习俗 包括赏枫叶、吃芝麻、螃蟹、饮秋茶等

健康知识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