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赐名,宛陵
安徽宣城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周朝赐名
宣城古称“宛陵”,最早见于西周时期。周太康二年(前109年),晋武帝司马炎在丹阳郡南部设立宣城郡,因“宣”有“显扬、显著”之意,故得名“宣邑”。
-
历史沿革
-
西汉时期属丹阳郡,东邻会稽郡,是江东大郡。
-
唐朝时与苏州、杭州并称江南三大中心城市。
-
明清时期因设立宣义军驻地改称“宣城”,后成为皖南重要城市。
-
-
文化底蕴
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以宣纸、宣笔、徽墨闻名,与苏州、杭州并称“南宣北合”。其文化昌盛与敬亭山(江南诗山)密切相关,故有“南宣北合”之说。
-
行政区划演变
宣城市下辖7个区县,是皖南综合交通枢纽和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近年来成为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
宣城名称源于周朝赐名,历经多朝演变,成为兼具历史积淀与文化象征的江南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