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麦的主要收割时间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中皖北地区最早(5月20日左右),江淮之间5月底至6月初,沿江江南稍晚(6月上旬)。具体时间受品种、气候等因素影响,需结合当地情况判断。
分区域收割时间差异:
- 皖北(阜阳、亳州等):作为安徽小麦主产区,通常5月20日前后开镰,6月初基本结束。该区域以冬小麦为主,生育期较短。
- 江淮之间(合肥、六安等):5月25日左右启动收割,6月5日前完成。部分早熟品种可能提前3-5天。
- 沿江江南(芜湖、安庆等):因湿润气候和晚熟品种,收割多推迟至6月5-15日,与水稻种植衔接较紧密。
影响收割的关键因素:
• 品种特性:早熟品种(如"安农0711")比晚熟品种提前7-10天。
• 春季气温:若4-5月持续高温,可能促使小麦提前成熟。
• 降雨情况:收割期连阴雨会导致延迟,近年部分区域因天气推迟达1周。
• 机械化程度:大型农场集中收割速度快于散户分段收割。
注意事项:
• 收割前7-10天需停止灌溉,确保籽粒含水量低于14%。
• 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建议留茬高度控制在15-20厘米以利秸秆还田。
• 皖北地区需防范干热风,沿江区域注意预防赤霉病影响品质。
目前安徽小麦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收割,全省收割进度可通过"皖事通"APP实时查询。建议农户关注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三夏生产指导意见》,合理安排抢收抢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