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的关键部位是头颈、腰腹和小腿,这三个部位是人体阳气升发的枢纽,也是风寒湿邪易入侵的薄弱环节。捂好头颈防感冒、护住腰腹暖肾阳、保暖小腿通气血,是顺应春季气候特点的核心养生法则。
-
头颈保暖防风寒
头颈部聚集大椎穴、风池穴等要穴,受寒易引发头痛、感冒。外出戴帽子或围巾,避免低领衣物过早穿戴,尤其虚寒体质者需重点防护。 -
腰腹保暖固肾阳
腰为肾之府,受凉会导致下肢麻木、腰膝酸软。可通过热敷或揉腹(顺时针360次)温暖神阙穴,避免露脐装,饮食搭配山药、大枣等甘温食材。 -
小腿保暖促循环
下肢血液循环差,“寒从脚起”易引发关节痛、妇科问题。建议穿长袜护住脚踝,泡脚时水位没过三阴交穴,常按阳辅穴(小腿外侧)疏肝胆。 -
饮食调养助升发
春季肝旺脾弱,宜少酸多甘,多吃菠菜、荠菜柔肝,山药、薏苡仁健脾,忌生冷发物。黄花菜、玫瑰花茶可疏肝解郁,缓解春躁。 -
动态保暖忌过捂
“春捂”需灵活,气温超20℃可减衣,避免出汗反招风邪。冠心病患者重点护胸背,女性注意小腹保暖,运动选太极、散步等舒缓项目。
春季养生重在“平衡”——既防寒护阳,又避免燥热上火。根据体质调整养护重点,才能让身体与万物一同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