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
浙江采茶叶的体力消耗较大,工作强度高,属于高强度体力劳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力负荷大
-
长时间高强度工作
采茶工通常从清晨5、6点开始工作,持续到下午5、6点,一整天都在茶园劳作,中间仅有短暂休息。部分茶农甚至需在露水未干时(约7:00-8:00)或天黑前完成采摘。
-
重复性动作与体力消耗
采摘茶叶需长时间弯腰、提篮,重复性动作易导致腰酸背痛、肌肉劳损等。例如,采摘金骏眉等高档茶叶时,单日产量低(约2000粒/人),但需精细操作。
二、工作环境艰苦
-
天气条件恶劣
浙江春茶季(3-4月)天气多变,常遇阴雨天气,茶农需在清晨寒冷、中午酷热、下午潮湿的环境中工作。山区茶园海拔较高,气温波动大,甚至出现下雪等极端天气。
-
劳动保护不足
部分茶农仅配备简易工具,缺乏专业防护装备,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易中暑或晒伤。
三、收入与劳动强度不匹配
-
时薪较低
采摘收入主要取决于产量,熟练工日薪约130-200元,而春茶季通常持续36-50天。若按一斤茶叶(约3000克)计酬(约60-100元/斤),需采摘30斤以上才能覆盖成本。
-
收入不稳定
收入与天气、茶园管理、采摘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茶农因天气原因减产或遭遇病虫害,收入可能大幅下降。
四、其他影响因素
-
年龄与健康风险 :多数茶农为上了年纪的农民,长期高强度劳动加剧腰肌劳损、关节炎等健康问题。
-
技术与经验差异 :熟练工效率更高,但收入也相对稳定;新手普遍收入较低且易疲劳。
浙江采茶叶的艰辛程度较高,但收入水平受限于劳动强度和天气等因素。建议关注茶农权益保护政策,同时尊重其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