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浙江省养老领域最新政策,主要涉及人才队伍建设、养老金待遇、居家适老化改造、养老金融及数字化服务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养老服务能力提升
-
人才队伍建设
-
到2027年培育80家养老领域领军企业,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7人(含20%高级以上护理员、70%持救护员证)。
-
高校养老专业建设得到加强,鼓励院校与养老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支持毕业生从事养老工作,提供1-3年就业补贴和创业补贴。
-
-
养老机构发展
-
推广“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模式,如海宁市夕阳红康养中心提供差异化服务。
-
鼓励跨省招工,支持劳务大省与浙江合作引进养老人才。
-
二、养老金待遇与保障
-
基础养老金调整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浙江推行“长护险+惠民保”,住院自费部分再报销30%。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 2025年缴费比例上调至16%,并完善省级统筹制度。
三、居家适老化改造
- 2025年启动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涵盖如厕安全、室内通行、环境改善等5个方面,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
四、养老金融创新
- 工商银行推出“工银+养老服务”2025行动方案,推出专属养老金融产品。
五、数字化赋能
- 全省统建“浙里康养”数字化平台,覆盖4万多家养老服务机构,累计服务超5800万人次,提升服务精准度。
六、其他措施
-
农村养老模式 :推广“共建+村助+自治”和“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模式,如瑞安市某村95%以上入住率。
-
政策协同 :强化民政、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将养老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以上政策体现了浙江省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完善保障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及促进多方参与等方面的综合举措,旨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