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经方中的"一两"约等于现代15.6克,这是根据东汉时期度量衡制度考证得出的结论。这一换算标准对准确还原经方剂量、保证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
历史背景
东汉时期的度量衡与现代差异较大,当时的一斤约为250克,一斤等于十六两,因此一两约15.6克。这一数据源自对汉代出土文物(如铜权、量器)的实测研究。 -
现代应用争议
部分学者提出"一两等于3克"的说法,源于宋代以后度量衡变革,但不符合张仲景所处时代的实际标准。临床使用时应以东汉标准为准,避免剂量偏差影响药效。 -
经方剂量还原的意义
正确换算有助于重现经典方剂的原始配伍比例,如桂枝汤(桂枝三两≈46.8克)、麻黄汤(麻黄三两≈46.8克)。现代研究证实,按此剂量用药常能取得预期疗效。 -
特殊情况的处理
对于剧毒药物(如附子、乌头),古今安全用量差异较大,需结合患者体质和现代药典规范调整,不可机械套用古代剂量。
掌握"一两≈15.6克"的换算关系,是学习和应用经方的基础。建议临床参考《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方比例,结合具体病情灵活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