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稻13是一种具有多方面优势的水稻品种,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分析如下:
一、品种特性
-
外观特征
-
株高约120厘米,茎秆粗壮且分蘖率高,穗长28-32厘米,含粒率较高,米粒呈圆粒且椭圆。
-
叶片短密、颜色鲜绿,整株形态整齐,抗倒伏能力较强。
-
-
生长特性
-
生育期130天左右,积温需求为2300-2350℃,适应较低温度环境,对寒性气候有较好耐受性。
-
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较高,根系发达,抗病虫害能力突出。
-
-
生产性能
-
单产表现优异,通常在每亩450-500斤之间,连续两年产量达到区域试验优秀标准。
-
粒型椭圆、整齐度好,米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稻标准,直链淀粉含量17.4%-18.34%,粗蛋白含量7.06%-7.57%。
-
二、优势与潜力
-
抗逆性强
-
对叶瘟、穗颈瘟等常见病害有较好抗性,耐冷性突出,空壳率低至24.52%,适合多种气候条件种植。
-
抗倒伏能力显著,茎秆坚韧,适合密植模式。
-
-
适应性广
- 既可种植于夏秋季稻田,也适合旱田,且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种区域覆盖范围广。
-
产量与品质并优
- 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达937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7%-8.6%,综合经济效益高。
三、种植建议
-
播种管理 :适应区播种期4月10-15日,插秧期5月15-20日,秧龄35-40天,插秧规格30×13.3厘米/穴,每穴4-5株。
-
种植区域 :适合积温2300-2350℃的南方及部分北方地区,尤其适合高海拔、低温环境。
四、总结
寒稻13凭借其高产、抗逆、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热门品种之一,适合追求高产稳定性的种植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