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倒春寒的温度条件如下:
-
平均气温比常年低2-3℃ 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现象。
-
白天气温正常维持在25℃左右,但随后出现连续几天的温度持续降低,温度只有10℃左右,夜晚最低温度可能降到0℃ 。
-
温度突然下降,低于小麦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 ,对小麦造成冻害,影响其正常生长和产量。
-
倒春寒一般发生在小麦的返青至拔节期 ,这个时期小麦的幼穗对低温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冻害。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小麦倒春寒通常发生在春季气温回升后,由于冷空气的侵入,导致气温骤降,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对小麦生长造成霜冻危害的现象。具体温度条件包括白天气温维持在25℃左右后突然降至10℃左右,甚至夜晚最低温度降到0℃。
建议农户在倒春寒来临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采取预防措施,如降温前灌溉等,以减轻倒春寒对小麦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