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习俗双重内涵,主要习俗如下:
一、祭仓颉
传说仓颉造字后“天雨谷,鬼夜哭”,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流传的民间传统。陕西白水县史官镇北的仓颉庙会在此时举行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体现对文字与文化传承的尊重。
二、祭海(渔民出海“壮行节”)
北方沿海地区渔民在谷雨时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丰收满仓。活动包括供品祭拜、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场面宏大。例如山东荣成市渔民的“祭海”活动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吃香椿
谷雨前后香椿鲜嫩,营养丰富,被称为“雨前香椿嫩如丝”。北方有食用香椿的传统,认为其具有健胃理气、明目等功效,可炒食或入药。
四、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因谷雨时节盛开而得名“谷雨花”“富贵花”。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会举办牡丹花会,供市民观赏游玩。
五、饮茶
谷雨茶是谷雨当天采制的鲜茶,具有清火、辟邪、明目的功效。南方茶农会采摘新茶自饮或待客,北方则多用于家庭饮用。
六、禁蝎
旧时山西、陕西等地谷雨日张贴张天师符(“禁蝎”),画雄鸡捉蝎图案,驱邪纳吉,祈求驱虫保丰收。
七、走谷雨
青年妇女在谷雨日走村串亲或到野外散步,寓意与自然融合、强身健体,是古代女性社交与养生结合的体现。
其他习俗
-
采茶 :南方茶农忙于采摘春茶,认为此茶可清火明目,常以此茶待客。
-
灭虫杀蝎 :气温升高时,农家人会进田除害并张贴“禁蝎咒”,祈求平安。
这些习俗反映了农耕文明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兼具生态保护与精神寄托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