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传统美食中,与粑粑相关的食材主要有两种常见名称和特性:
一、鼠曲草(清明草)
-
学名与特性
鼠曲草是清明节前后生长的菊科植物,学名为清明菜,又名寒食菜。它多生于田间地头、溪边或稻田,叶片鲜嫩且带有绒毛,具有清新草香。
-
食用价值
-
口感 :与艾叶糍粑相似,呈青绿色,质地软糯且带有草本清香。
-
营养 :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健胃的功效。
-
-
制作方法
-
基础配方 :糯米粉1000克 + 鼠曲草200克(鲜嫩时采摘)+ 白糖适量 + 食用油适量。 - 步骤 :
-
清洗鼠曲草并焯水去涩,切碎备用;
-
糯米粉与鼠曲草混合,加入糖和油揉成面团;
-
分剂子后蒸熟,可搭配红豆沙、芝麻糖等馅料。
-
-
二、软雀草(地方性称呼)
部分地区将鼠曲草称为软雀草,特指生长在湿润田埂的品种。其叶片细嫩如雀形,与清明草同属菊科,但味道略有差异。制作方法与鼠曲草类似,需焯水后与糯米混合捣舂。
三、其他相关食材
-
搭配建议 :可加入粘米粉提升粘性,或搭配玉米粉增加风味。
-
营养补充 :清明草中的挥发油和芳香物质有助于促进消化,适合湿气重的春季食用。
清明草作为时令食材,不仅承载着节日记忆,还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是传统美食与健康饮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