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作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其《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多个千古名方,以下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剂及解析:
一、理中汤(四味药)
组成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功效 :补气健脾,温中散寒,主治脾胃虚寒证,如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
核心 :白术补中焦与下焦,干姜燥湿温中,炙甘草调和药性,人参补气固本。
二、桂枝茯苓丸(五味药)
组成 :桂枝、茯苓、桃仁、赤芍、牡丹皮
功效 :活血化瘀,消散痰淤结节,主治妇科包块、跌打肿痛等。
核心 :桃仁、牡丹皮活血,桂枝温通经脉,茯苓健脾化痰,赤芍养血调经。
三、半夏泻心汤(八味药)
组成 :半夏、黄芩、干姜、黄连、人参、甘草、川芎、当归
功效 :寒热平调,疏解胃痞,主治胃部不适、呕吐、腹泻等。
核心 :黄芩清热燥湿,干姜温阳散寒,半夏降逆化痰,川芎活血行气。
四、温经汤(十二味药)
组成 :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功效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
核心 :吴茱萸、桂枝温阳散寒,当归、川芎活血调经,生姜、甘草调和脾胃。
五、附子汤(九味药)
组成 :制附子、干姜、白术、茯苓、桂枝、丹参、川芎、当归、炙甘草
功效 :温阳散寒,除湿止痛,主治虚寒性腰腿疼痛、关节冷痛等。
核心 :附子、干姜、桂枝温阳,白术、茯苓健脾,丹参、川芎活血。
六、小建中汤(七味药)
组成 :饴糖、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附子
功效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腹痛喜按等。
核心 :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生姜、甘草补中益气,附子温阳散寒。
总结
张仲景的方剂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通过药物配伍实现寒热平衡、气血调达。理中汤、桂枝茯苓丸等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