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下一句是什么

“春来夏往秋收冬藏”的下一句是**“**寒来暑往”。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春来夏往秋收冬藏”的含义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句话描述了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更替和万物生长的规律。春天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夏天是万物繁茂、成长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万物成熟;冬天是储藏的季节,万物闭藏,积蓄力量。

文化背景和历史应用

  • 《易经》:在《易经》中,“寒来暑往”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呼应,强调了寒暑交替与四季更迭的关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 《千字文》:在《千字文》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与“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相连,描述了时间的流转与历法的精确,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时间管理和天文历法的重视。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助到您。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冬天藏精

养肾固精,顺应自然 关于《黄帝内经》中“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养生理念,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养生实践,可总结为以下要点: 一、核心概念解析 “精”的内涵 在中医理论中,“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主要藏于肾脏,与生长发育、生殖及免疫力密切相关。 “藏精”的重要性 冬季作为闭藏季节,通过藏精可促进阳气归根,增强来年春天阳气生发的能力,从而维持身体平衡与健康。 二、冬季藏精的实践方法

健康知识 2025-04-08

黄帝内经冬藏是什么意思

养藏人体的阳气和精气 《黄帝内经》中的“冬藏”是指 在冬季的三个月(即立冬后的农历十月、十一月和腊月)中,人应该养藏人体的阳气和精气,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人体需求 。“冬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藏阳气 :冬季是夜长昼短、阴盛阳衰的季节,人体必须守护和提升阳气,以保持阴阳平衡。具体做法包括早睡晚起、防寒保暖、避免剧烈运动等,以防止阳气耗伤外散。 藏精蓄锐 :冬季是肾精闭藏的好时机

健康知识 2025-04-08

40-50岁抗皱紧致十大排名

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整理的40-50岁抗皱紧致护肤品十大排名及相关推荐,供参考: 一、抗皱紧致面霜类 赫徕面霜 专注医学功效标准,含小分子六重激活肽与99%纯度玻色因,改良深层皱纹效果显著,适合敏感肌。 资生堂红腰子 含β-葡聚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舒缓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减少细纹和皱纹。 雅诗兰黛奇迹抚痕抗皱精华露 以茉莉、玫瑰等植物精华渗透肌肤,抚平岁月痕迹,提升肌肤弹性。 SK-II神仙水

健康知识 2025-04-08

黄帝内经冬藏在第几章

根据《黄帝内经》的内容结构,"冬藏"的养生原则主要论述在 《素问·校释》下册卷十八 中,具体内容在"四时刺逆从论篇"的 第六十四 章。该章节详细阐述了冬季养生的核心理念,强调"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并指出冬季应顺应阳气内敛的自然规律,避免阳气外泄以养藏精气。 冬季养生在《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体系中属于 冬季养生的核心内容 ,与春季养阳、夏季养阴

健康知识 2025-04-08

黄帝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关于《黄帝内经》中“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的论述,综合权威资料解析如下: 一、核心含义 肾精亏损 该句指人到40岁左右,肾中精气开始显著衰减,阴精不足成为主要特征。肾精是人体阴液的主要来源,与生长发育、生殖及衰老密切相关。 阴阳失衡 阴精不足导致阴盛阳虚,出现虚火上炎或阳虚畏寒等矛盾现象。例如,可能表现为潮热盗汗(阴虚)与畏寒肢冷(阳虚)并存。 二、生理影响 机能下降 肝肾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健康知识 2025-04-08

世界公认十大致癌食物

根据权威医学机构的评估,以下是全球公认的十大致癌食物,综合多个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一、高权威性排名(综合指数) 槟榔 含槟榔碱、鞣质及亚硝胺,长期咀嚼导致口腔癌、牙周病及癌症。 酒精 乙醇破坏DNA,增加肝癌、食道癌风险。 烧烤/烤制食品 产生苯并芘、亚硝胺,与胃癌、肠癌关联。 腌制品/熏制品 含二甲基亚硝酸胺、苯并芘,易引发食管癌、胃癌。 霉变食品 黄曲霉素污染导致肝癌、肾癌。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夏天中医养生书籍推荐

以下是针对夏季中医养生的书籍推荐,综合权威资料整理而成: 一、经典理论类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2010年出版,系统阐述四季养生原则,特别针对夏季提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等调养方法,适合中医基础学习者。 《黄帝内经》 中医学经典之作,包含养生理论、食疗、起居等知识,是理解中医养生根本的经典文献。 二、夏季专项类 《夏季中医养生》 蒲志兰所著,结合30年临床经验,从夏季特点出发,涵盖精神调养

健康知识 2025-04-08

芒种时节吃什么食物

芒种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饮食应以清热祛暑、补益脾胃为主,同时注意应季食物的选择。以下是综合权威建议的饮食方案: 一、应季蔬果推荐 清热祛暑类 苦瓜 :除邪热、解劳乏,被誉为“降火第一瓜” 冬瓜 :生津除烦,可搭配绿豆煮粥食用 丝瓜 :清热解毒,推荐丝瓜粥(鲜丝瓜+粳米) 荷叶 :与薏米、冬瓜同煮可祛湿 补益脾胃类 桑葚 :补肝益肾、生津润燥,缓解头晕目眩

健康知识 2025-04-08

芒种节气适合种什么菜

空心菜、黄瓜、茄子、辣椒、番薯 芒种节气(每年公历6月5-7日)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适合种植喜温喜湿的作物。以下是芒种时节推荐的蔬菜种植选择及注意事项: 一、推荐种植的蔬菜 叶用型蔬菜 空心菜 :生长迅速,需充足水分和肥力,适合高温环境。 黄瓜 :喜温耐湿,需排水良好的土壤,需定期除草和追肥。 茄子 :耐热耐旱,适合芒种前后播种,需遮阳防灼伤。 辣椒

健康知识 2025-04-08

芒种节气后是什么节气

夏至 芒种节气后的节气是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便为芒种,而夏至则是太阳黄经达到90度,于每年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意味着炎热的夏天来临,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健康知识 2025-04-08

五根生是什么

五根生是一个中医术语,指由五味子、五加皮、五倍子、五灵脂和五灵根五种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组成成分 五味子 具有滋补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肝肾阴虚、心悸失眠等症状。 五加皮 补肾强腰、祛风湿,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风湿痹痛。 五倍子 收敛止泻、敛汗,用于久泻久痢、自汗盗汗等症。 五灵脂 活血散瘀,主治血瘀疼痛、跌打损伤。 五灵根 活血通络,增强肢体活动能力。

健康知识 2025-04-08

五根生到底是谁

五根生并非指某个人物,而是中医领域对五种中药材组合的称谓,具体如下: 一、基本组成与来源 五根生由五味子、五加皮、五倍子、五灵脂、五灵根五种中药材组成,是中医传统方剂中的配伍名称。 二、主要功效 滋补肝肾 五味子、五加皮等药材可改善肝肾虚弱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 祛风除湿 五加皮、五灵脂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活血化瘀 五灵脂、五倍子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健康知识 2025-04-08

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2024年8月7日08点09分01秒。根据民间对“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判断标准,2024年的立秋时间在农历七月初四,因此被认为是“晚立秋”。以下是相关介绍: 立秋的定义及时间 立秋的定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表示秋季的开始。 立秋的时间 :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 “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区分方法 按农历七月判断 :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

健康知识 2025-04-08

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2024年8月7日08点09分01秒。根据民间对“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判断标准,2024年的立秋时间在农历七月初四,因此被认为是“晚立秋”。以下是相关介绍: 立秋的定义及时间 立秋的定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表示秋季的开始。 立秋的时间 :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 “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区分方法 按农历七月判断 :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4年几点几分立秋

2024年立秋的时间为 8月7日08点09分01秒 ,具体信息如下: 公历时间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显示,2024年立秋的精确时刻为 8月7日08点09分01秒 ,星期三,农历七月初四。 早晚立秋的划分 早立秋 :立秋时间在上午(中午12点前); 晚立秋 :立秋时间在下午(中午12点后)。 由于08:09在12点前,因此2024年为 早立秋 。 当日其他信息 立秋标志着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健康知识 2025-04-08

今年几号立秋几点立秋

2025年8月7日19:50 根据2025年最新节气数据,立秋的时间为 2025年8月7日19:50 (北京时间)。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节气时间范围 现代天文观测表明,立秋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8月7日至9日之间,具体时间因年份和观测条件略有差异。 天文特征 立秋时,北斗七星斗柄指向西南方向,太阳到达黄经135°,标志着夏季暑气渐消,秋季凉意初现。 传统习俗 贴秋膘 :部分地区有食用肥肉的习俗

健康知识 2025-04-08

何时立秋几点几分

2025年立秋的时间是 8月7日13:51:19 。以下是相关信息: 立秋的含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立秋的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认为胖才是健康,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

健康知识 2025-04-08

立秋代表什么意思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具体含义和象征如下: 一、核心含义 季节转换的节点 立秋表示夏季结束、秋季来临的交界点,此时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开始增大,是自然从阳盛转向阴盛的转折点。 收获与成熟的象征 “秋”指禾谷成熟,立秋后农作物进入重要生长期,如早稻收割、晚稻移栽,预示丰收季节的来临。 二、自然与气候特征 气温变化 短期内暑气未完全消退,可能出现“秋老虎”天气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4年立秋怎么躲秋

2024年立秋躲秋需结合传统习俗与现代健康理念,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躲秋的核心原则 避开正午阳光 立秋后仍有“秋老虎”现象,正午阳光毒辣易引发中暑或晒伤,需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日照下。 科学调整作息 选择早晚凉爽时段活动,避免早晚温差过大时直接外出锻炼,防止感冒或旧疾复发。 二、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体质虚弱者 早晚温差较大,需及时增减衣物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4年8月7号立秋是几点几分几秒

2024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 8月7日08点09分01秒 ,星期三,农历七月初四。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节气意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结束、秋季开始,象征万物从繁茂转向成熟,阴阳之气转换。 时间划分 根据传统划分,立秋时间在上午0点至12点为“早立秋”,下午则为“晚立秋”。2024年立秋时间在上午,因此属于早立秋。 天气特征 立秋后气温仍较高,需持续约半个月才能明显转凉

健康知识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