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辽宁冬季气象数据和相关分析,该年辽宁冬季不下大雪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降水量显著减少
-
历史对比
2024年12月辽宁全省平均降水量仅0.9毫米,同比减少90%,为2018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
降雪与降水量的关系
降雪通常需要充足的水汽和低温条件,而降水量不足直接限制了降雪的形成。2025年辽宁冬季缺乏大范围降水,导致降雪量普遍偏低。
二、气温波动的影响
-
低温与降雪的关联性
虽然2025年1月上旬辽宁出现低温天气(如铁岭西丰最低气温-29.3℃),但降雪多与冷空气南下后的水汽条件相关,而非单纯低温。1月上旬的低温未伴随足够水汽,因此未形成降雪。
-
气温波动特征
2025年辽宁冬季气温波动较大,但整体偏暖趋势明显(如1月平均气温-5.3℃,高于常年同期),这种波动抑制了降雪的发生。
三、地形与地表覆盖的作用
-
山区与平原差异
低温极值出现在山区(如铁岭西丰),但降雪量却更低,说明地形对降雪有显著影响。山区海拔较高,水汽难以积聚,导致降雪条件更苛刻。
-
人造雪的补充作用
由于天然雪量不足且融化快,辽宁各雪场普遍使用人造雪维持雪质,进一步减少了对天然降雪的依赖。
四、其他因素
- 大气环流异常 :2025年冬季可能受到特殊大气环流影响,导致水汽输送减弱,间接抑制了降雪。
2025年辽宁冬季不下大雪是降水量减少、气温波动、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