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
2025年计划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核心领域展开,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
-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19%,居世界第二。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发展。
-
区域协调与绿色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新兴产业培育
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
新能源汽车等战略产业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9年销量占全球50%以上,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三、民生改善与社会建设
-
民生福祉提升
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教育与人才培养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支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
-
社会保障与健康
完善养老、医疗、社保等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四、其他重点领域
-
数字中国建设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
-
乡村振兴战略
完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
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五、实施保障
-
政策协同 :加强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
监督评估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评估政策效果,及时调整优化。
以上计划综合国家战略与地方实际,旨在通过多措并举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