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目标,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领域,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实现2035年基本现代化远景目标。以下是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
-
经济增速与结构优化
- 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5%左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5%以上,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项目布局。 - 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以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
区域协调发展
-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
二、民生福祉与社会建设
-
就业与收入
-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
-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
- 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 医疗健康、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持续投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
住房与城市更新
- 全国完成20万个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 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转型
- 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目标加速推进。 - 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广泛应用。
-
资源循环利用
- 建成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人民币。
四、国家安全与国防现代化
-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能源结构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
五、数字中国建设
-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 5G/6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扩大。
六、其他关键目标
- 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开放合作 :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上目标体现了“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绿色低碳、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既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强调社会公平与生态保护,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