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数据特区、产业融合
2025年广东省关于智能化的政策主要围绕智能算力、数据资源、产业融合及应用场景拓展展开,具体措施包括:
一、智能算力与基础设施
-
建设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
到2025年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全国第一、全球领先,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完善。
-
数据特区与场景应用示范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建设,打造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慧物流等领域。
-
完善智算中心与数据基础设施
加快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支持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发展,推动超1万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二、产业融合与创新
-
“人工智能+”行动
深化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垂直大模型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融合,打造超500个应用场景。
-
产业链协同创新
支持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部署“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旗舰项目,培育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新兴产业培育
加快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集群。
三、政策支持与保障
-
资金与税收优惠
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重点项目给予财政配套支持,单个项目省级配套金额超1亿元的按“一事一议”研究;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税收减免。
-
标准化与生态建设
推动算法开源、数据融合,建立全国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库,形成“算力互联、数据融合、应用涌现”的生态体系。
-
区域协同发展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协同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
四、未来目标
到2027年,广东将形成全国领先的算法体系和算力网络,打造超百款大规模智能终端产品,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通过这些政策,广东旨在成为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