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以下是关于立夏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时间范围
每年公历5月5日至7日交节,具体时间因年份和干支历法差异略有不同。
-
天文特征
此时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到45°。
二、气候与物候
-
气候特点
-
日照时间显著增长,气温逐渐升高,雷雨天气增多。
-
气候学上,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即进入夏季。
-
-
物候现象
-
一候腐草为萤 :蝼蝈开始鸣叫,预示夏季到来。
-
二候土润溽暑 :蚯蚓出土活动频繁,改善土壤结构。
-
三候王瓜生 :王瓜(一种夏季蔬菜)开始生长,象征生机勃发。
-
三、文化内涵与习俗
-
节气命名
“立”指开始,“夏”为“大”的谐音,寓意万物至此皆长大。
-
农事活动
-
早稻插秧进入关键期,需加强管理促进生长。
-
茶树春梢发育迅速,需及时采制茶叶。
-
-
民间习俗
-
称人 :部分地区有立夏当天称体重的习俗,认为可避免夏季消瘦。
-
斗蛋 :用鸡蛋或鸭蛋比拼,蛋头对蛋头撞击,先破者输。
-
尝新 :采摘森林新鲜果实,如草莓等,体验夏季物产。
-
四、地理差异
我国南北跨度大,自然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地区(如福州至南岭)已进入夏季,而东北、西北部分地区仍属春季。
立夏不仅是季节更迭的标志,更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与生活智慧,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