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植被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
-
草原植被为主
内蒙古以温带草原为主,地势平坦且植被茂盛,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草原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针茅、羊茅、百里香等抗旱、抗寒品种,形成亚高山草甸和草甸化草原。
-
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
东起大兴安岭山地,西至阴山、贺兰山,存在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带,植被类型包含针叶林(如冷杉、云杉)、阔叶林(如蒙古栎)及混交林。这一区域是蒙古植物区系、东北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
-
荒漠与半干旱地区
西部高原和深居内陆地区以荒漠和戈壁为主,植被稀疏低矮,主要植物为羊草、针茅等。
二、生态特征与分布规律
-
区系成分复杂
内蒙古植被包含蒙古植物区系、东北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植物种类丰富且区系成分复杂。
-
水分生态类型多样
以中生、旱中生植物为主,湿生和中生泛北极种占相当比例,形成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
-
垂直分布明显
从东到西植被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垂直分布规律,东部山地以针叶林为主,中部高原以草原为主,西部高原以荒漠为主。
三、其他生态价值
-
生态平衡 :植被覆盖率高,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功能。
-
经济价值 :草原资源丰富,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同时兼具生态旅游价值。
综上,内蒙古植被以草原为主体,兼具森林与草原过渡特征,分布受气候、地形影响显著,具有生态多样性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