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身上起疙瘩还痒需考虑对某种食物过敏,也有可能是皮肤病引起,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需根据引起病因采取对症的治疗方法。
1、对某种食物过敏:如果患者在吃饭时,由于食物当中可能存在会引发过敏的过敏原,所以患者在吃下去后为消化吸收,进而引起身体过敏,不仅会引起身上起疙瘩还痒的症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红肿的症状。一般需要给予抗过敏的药物治疗,比如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而且要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通常在去除病因后,过敏的症状可逐渐恢复。
2、荨麻疹:如果患者本身有荨麻疹的皮肤病,在遇到过敏性因素后,则会引起身上起疙瘩还痒的症状。荨麻疹属于一种局限的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中心性水肿性团块,典型症状为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疙瘩,常伴有剧烈的瘙痒症状,还可伴血管性水肿。首先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其次根据及慢性荨麻疹的类型治疗,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在治疗上一般选择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比如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伐斯汀、咪唑斯汀。若慢性荨麻疹服用抗组胺类药物无效者,可酌情注射肾上腺素或口服醋酸氢化可的松片等药物。
3、接触性皮炎:是较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常在接触过敏原或者免疫抵抗力低下时容易发病,若患者在吃饭时,摄入了过敏的食物,则可出现身上起疙瘩还痒的症状。该疾病在初期临床症状可表现为瘙痒,继而出现局部丘疹样疙瘩、红斑、肿胀、水疱等症状。首先应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其次若发生在急性期无渗液时,可选择炉甘石洗剂,如有少量渗液可外用氧化锌油,若有明显渗液可使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若发生在亚急性期无渗液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若有少量渗液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糊剂,慢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果发生感染时,可配合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必要时需口服药物治疗,比如氯雷他定、泼尼松、维生素C等药物。
患者如需服用上述药物应遵医嘱,且在这期间不要用热水烫洗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