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出血是已经排卵的一个指征,一般来说是排卵的表现,但是并不绝对。
女性在排卵期间排出卵泡后,体内的雌激素会出现短暂的急剧下降,当雌激素无法维持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会使子宫内膜表层脱落,产生撤退性出血。排卵期出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出血2-3天后,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出血就会慢慢停止,因此不需要治疗。
除了排卵期出血之外,女性排卵还有其它指征,比如:体温升高,基础体温会上升0.3~0.5℃左右;性欲较平时升高;白带增多,且较稀薄,并可见鸡蛋清样的条状黏液;下腹疼痛;免疫力低,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如果女性合并出现上述症状,排卵的可能性和确定性大大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排卵期出血并非完全都是由于排卵后的撤退性出血导致,如果女性长期患有妇科炎症或者妇科肿瘤,比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输卵管癌、卵巢癌等等,也有可能因排卵期激素水平变化而导致异常的阴道出血。因此,无论是单独的排卵期出血,还是合并了其它排卵症状,都无法断定是否排卵。如有怀孕需要,建议使用排卵试纸检测,或者到医院检查B超,连续监测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