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软骨隆鼻会疼吗

王克明
王克明 副主任医师 整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耳软骨隆鼻在手术过程中不会疼,因为会进行麻醉,但术后麻醉效果消退可能会有疼痛感,疼痛程度受个人耐受、手术创伤、护理情况等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1. 手术中疼痛情况:耳软骨隆鼻手术会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麻醉起效后,手术过程中患者基本不会感觉到疼痛。局部麻醉时患者保持清醒,但手术部位会失去痛觉;全身麻醉患者则会处于睡眠状态,完全感受不到手术操作。 2. 术后疼痛原因:术后麻醉效果逐渐消退,手术创口会带来疼痛感。这是因为手术造成了组织损伤,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痛觉。 3. 个人耐受差异:不同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这会导致术后疼痛感受有差异。有些人痛阈较高,可能觉得疼痛可以忍受;而痛阈较低的人,可能会感觉疼痛较为明显。 4. 手术创伤大小:手术过程中,如果医生操作熟练、精细,对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疼痛可能相对较轻;反之,如果手术创伤较大,疼痛可能会更明显,持续时间也可能更长。 5. 术后护理影响:正确的术后护理有助于减轻疼痛。例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外力碰撞、按医嘱服药等。若护理不当导致伤口感染,疼痛会加剧,恢复时间也会延长。 耳软骨隆鼻手术中因麻醉通常不会疼,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疼痛。疼痛受个人耐受、手术创伤和护理等多因素影响。患者了解这些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有助于减轻痛苦,促进恢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怀孕感冒可以输液吗

怀孕感冒输液需视孕妇情况及药物性质而定。轻度感冒症状不重不建议输液,可通过多喝水、多休息自愈,一周左右可恢复。严重感冒如高热不退、剧烈咳嗽等,在医生严格评估下可输液,需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青霉素需医生根据孕妇情况定剂量,阿奇霉素需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用。怀孕时孕妇身体特殊,治疗应谨慎,非必要避免用药,需用药则选安全有效药物并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19-09-12

小腿抽脂有什么风险

小腿抽脂是通过器械吸出脂肪以瘦腿的医美手术,能快速减少脂肪、改善线条,但存在风险。可能出现感染、皮肤凹凸不平、血肿、神经损伤和色素沉着等问题,不同情况治疗效果有差异。为降低风险,术前应选正规机构和有经验医生,术后按要求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4-11

哺乳期可以打消炎针吗

哺乳期能否打消炎针取决于具体类型。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相对安全,需遵医嘱确定剂量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定大多较安全,也应遵医嘱。哺乳期使用消炎针需告知医生,医生会综合考虑病情和药物安全性等因素做选择,因有些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不能自行决定。

科普文章 2019-03-09

怀孕几个月做唐氏检查

唐氏检查分早期和中期唐筛。早期唐筛在孕11 - 13⁺⁶周,通过超声查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NT)并结合血清学检查评估风险,此时测NT较准确。中期唐筛于孕15 - 20⁺⁶周,抽孕妇血测标志物结合相关因素算风险,此时结果较准。唐筛高风险需进一步确诊,且唐筛是筛查非诊断,低风险也不能排除患病。孕期要按时产检、保持良好状态。

科普文章 2019-03-17

怀孕能吃西红柿吗

怀孕一般能吃西红柿。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E及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还有钾等矿物质,能增强孕妇免疫力、促进胎儿发育、维持电解质平衡。但孕妇食用需适量,过量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发不适。此外,孕妇还可多吃苹果、香蕉等水果补充营养,同时要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19-03-17

哺乳期能吃吗丁啉吗

哺乳期不建议吃吗丁啉,其虽能促进胃肠蠕动,但会进入乳汁,可能影响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具体影响程度虽未完全明确,但为婴儿健康应避免使用。哺乳期女性若胃肠不适,可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如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以改善胃肠功能。

科普文章 2019-04-16

怀孕可以吃鸽子吗

怀孕一般可以吃鸽子,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铁、锌等微量元素,能助力胎儿生长发育、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有益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但孕妇吃鸽子要适量,过量食用可能增加肠胃负担、致消化不良和体重增长过快。此外,孕期还应多吃蔬果、优质蛋白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保持饮食均衡规律。

科普文章 2019-03-16

孕妇可以喝芒果汁吗

孕妇一般可适量饮用芒果汁,芒果富含维C、维A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维C能增强孕妇免疫力,维A对胎儿视力发育有益,纤维素可防便秘,但芒果汁含糖,过量饮用会使血糖升高。芒果汁虽好,孕妇饮食应多样化,可多吃苹果、香蕉等新鲜蔬果,还应避免食用生肉、生鱼,不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以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19-03-19

子宫腺肌症绝经后会自愈吗

子宫腺肌症在绝经后有可能自愈。该病由子宫肌层内异位内膜腺体充血、周期性出血引发,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激素不再刺激,异位内膜组织会萎缩,病灶停止发展,症状缓解,子宫可能缩小。但部分患者子宫结构改变不一定完全恢复,仍有子宫增大情况。患者绝经后不能大意,需定期检查,若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8-12

孕妇可以吃葡萄干吗

孕妇一般可吃葡萄干,其富含葡萄糖等营养成分可补充能量、预防缺铁性贫血及维持生理功能。但需适量,因其含糖量高,过量易致血糖升高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孕妇应多吃瘦肉、鱼类等蛋白质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摄入,避免高汞鱼类、未煮熟食物及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科普文章 2019-04-16

输卵管积水可以做试管吗

输卵管积水患者能否做试管需综合判断。轻度积水、对宫腔影响小且无明显不适,经医生评估身体状况后可尝试。严重积水会改变宫腔环境,降低试管成功率、增加流产几率,建议先处理积水,如手术切除或结扎输卵管。此外,患者年龄、卵巢功能等身体状况也会产生影响。最终要听从医生建议,谨慎决定,以提高成功率、实现生育愿望。

科普文章 2020-07-18

艾灸会让月经提前吗

艾灸有可能使月经提前,但因个人体质、艾灸穴位和时间而异。体质敏感者艾灸后气血运行变化大,内分泌易受影响致月经提前;艾灸关元、气海等特定穴位会加快气血运行,也可能让月经提前;艾灸时间长或频率高,使阳气过盛打破阴阳平衡,同样可能导致月经提前。艾灸后月经提前且有异常需及时就医,艾灸要合理进行。

科普文章 2019-09-08

怀孕80天胎儿有多大

怀孕 80 天(11 周多)时,胎儿器官开始发育,头部较大近一半,四肢已发育,手指脚趾分开,重要器官已形成并工作。若此时发现胎儿发育异常或孕妇有腹痛、阴道流血等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怀孕初期孕妇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肉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助胎儿健康发育。

科普文章 2019-03-07

hcg宫外孕参考值范围是多少

宫外孕血 hcg 值通常在 10 - 10000mIU/ml ,孕期不同有所变化。正常怀孕 hcg 孕早期隔天翻倍,宫外孕因胚胎着床不佳致滋养层细胞发育受限,hcg 增长缓慢且低于正常宫内妊娠水平。仅靠 hcg 值不能确诊宫外孕,需结合超声检查和临床症状(腹痛、阴道流血等)综合判断。孕妇应定期产检(hcg 检测、超声检查等)以及时发现异常,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孕期健康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19-08-10

宫外孕一般多少天发作

宫外孕常于怀孕40到60天发作,是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多为输卵管妊娠。早期受精卵在输卵管发育,因空间不足,40到60天左右会有输卵管破裂、腹痛、阴道流血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且腹痛剧烈可能是宫外孕破裂出血,非常危险需立即就医。不及时处理会内出血危及生命,有停经史且腹痛、流血要就医排查宫外孕。

科普文章 2019-08-17

流产半年可以要孩子吗

一般流产半年后可考虑要孩子,需根据个体身体恢复状况决定。身体恢复良好,经检查子宫、内膜等正常且无不适症状,半年后可要孩子;若身体恢复不佳,有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或月经异常,需先治疗至身体完全康复后再怀孕。流产后再次怀孕前应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备孕期间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科普文章 2019-09-05

上环之前能不能同房

上环前一般不建议同房,目的是保障女性健康和手术效果。其一,同房可能导致意外怀孕,上环操作会对胚胎有不良影响;其二,性生活改变阴道内环境,增加细菌感染几率,上环时易引发炎症;其三,同房致意外怀孕或感染会影响手术安排,保持阴道环境稳定利于手术开展。女性上环前应遵医嘱,做好准备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科普文章 2020-07-18

吸毒验尿多久能验出来

不同毒品在尿液中检测时间不同,一般 3 - 10 天。海洛因代谢快,3 - 5 天可检出;大麻代谢慢,7 - 10 天。怀疑吸毒或有吸毒史且出现身体不适(如精神萎靡等)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利于准确诊断治疗。吸毒严重危害健康,损害多系统,还引发传染病传播,远离毒品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前提。

科普文章 2019-09-13

吃避孕药乳房会胀痛吗

吃避孕药可能导致乳房胀痛,因其中的雌孕激素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使乳腺组织增生、充血,刺激神经末梢。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存在个体差异,胀痛程度有轻有重,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随着药物代谢,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胀痛通常会自行缓解。若胀痛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9-10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什么时候吃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一般在早晨起床后用温水送服,可与早餐同服。它是长效β受体阻滞剂,早晨服用能控制白天血压和心率波动,因人体血压和心率早晨有高峰,此时服药效果佳。但具体服药时间和剂量依病情与个体差异由医生定。服药不适要及时就医,且要遵医嘱,定期监测指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病情。

科普文章 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