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哪里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宫颈癌好发于子宫颈的转化区。转化区是新、旧鳞状上皮交界之间的区域,受体内激素水平、感染等因素影响,细胞易发生病变。转化区细胞处于动态变化中,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易引发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 1. 转化区位置:位于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子宫颈管柱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起始的关键部位。 2. 细胞特性:转化区细胞增生活跃,在激素、感染等刺激下,易出现细胞异常改变,增加癌变风险。 3. 致癌因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重要致癌因素,其他如多个性伴侣、吸烟等也会增加发病几率。 4. 动态变化:转化区随年龄、激素水平等变化,青春期和妊娠期女性转化区生理性外移,增加暴露和感染风险。 5. 筛查意义:认识好发部位对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很重要,定期筛查可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宫颈癌好发于子宫颈转化区,这里细胞的特性和动态变化使其易受致癌因素影响。了解好发部位,结合高危因素,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同房多久会怀孕

同房后怀孕指精子与卵子结合着床,一般 1 至 6 天内可能怀孕。精子存活 2 - 3 天,卵子存活 1 - 2 天,卵子排出前后有精子进入生殖道就可能受孕,最快 1 天结合,最晚 6 天。长时间备孕未孕超 1 年,男女双方应就医检查,男方查精液质量,女方查输卵管通畅和卵巢功能等,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女性月经周期、生殖器官健康及男性精子质量等。

科普文章 2020-07-08

尿检阴性是否怀孕

尿检阴性怀孕可能性低,但不能排除。影响因素众多:检测时间过早,尿液中激素浓度低可致阴性,建议月经推迟7天以上检测;操作方法不当会影响准确性;个体激素水平变化有差异,部分人怀孕后激素上升慢会出现假阴性;疾病或药物也可能干扰结果。若尿检阴性却有怀孕症状,可通过血检或超声检查确认。对结果存疑应及时就医明确。

科普文章 2020-07-08

怀孕36周可以生了吗

怀孕 36 周胎儿未足月,通常不建议生产。若胎儿发育良好且母体健康,37 周后生产胎儿更成熟,风险低,应尽量维持妊娠至 37 周后。若母体或胎儿出现危险情况,如母体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等或胎儿严重宫内窘迫等,为保母婴安全可提前 36 周生产,早产儿面临呼吸、喂养等问题需特殊护理。怀孕晚期需密切关注母婴健康,定期产检并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0-07-08

宫颈鳞状细胞癌能治好吗

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发现积极治可愈,晚期预后差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肿瘤局限宫颈未转移,可手术切除等,5 年生存率高易治愈;中期超出宫颈但未达特定部位,常放疗化疗联合或先手术再辅助治疗,部分可长期生存;晚期扩散至骨盆壁等,难以治愈,以姑息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与分期等有关,年龄大、身体差患者难耐受治疗,定期筛查助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愈率。

科普文章 2020-07-08

鳞状细胞是怎么回事

鳞状细胞异常由局部摩擦、炎症、维生素缺乏、感染病毒、鳞状细胞癌等引起,也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疾病、接触化学物质有关。治疗方法有避免刺激、清洁、补充营养、使用调节剂、手术切除等。不同病因治疗各有侧重,如摩擦要避免摩擦源,炎症用抗炎药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按医嘱治疗,日常生活要保持良好习惯。

科普文章 2020-07-08

结节是什么意思

结节为可触及的不同形状实质性皮肤损害,可发生于身体多处且大小各异。其形成是身体对多种刺激或病理过程的反应,炎症、感染、肿瘤等都可引发。病理生理上炎症刺激会使免疫细胞聚集致组织改变形成结节,感染性因素和肿瘤性因素也可致结节。结节概念宽泛,需综合多因素判断,发现后要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以确定治疗措施。

科普文章 2020-07-08

孕妇可以吃杨梅吗

孕妇通常能吃杨梅。杨梅含多种维生素(如维C)和矿物质(如钾),维C增强孕妇抵抗力,钾对维持肌肉功能有意义,适量食用可补充营养、促进食欲。但杨梅含糖,过量食用会使血糖升高、引发胃肠道不适。孕妇饮食应多样化,多吃新鲜蔬果(如苹果、香蕉)和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鸡蛋),少吃辛辣油腻高糖食物。

科普文章 2020-07-08

备孕期间不能吃什么

备孕期间,为保证精子和卵子质量、提高受孕几率及胎儿健康,应避免食用部分食物。高糖食物易致糖代谢紊乱和妊娠期糖尿病;辛辣食物刺激肠胃,引发消化问题;腌制食物含致癌物且影响营养吸收;咖啡因饮品改变激素比例,抑制受精卵着床;酒精影响精卵质量,增加胎儿异常风险。因此,备孕要合理饮食,避开上述食物,为孕育健康宝宝奠定基础。

科普文章 2020-07-08

女性尿频尿痛是怎么回事

女性尿频尿痛可能由饮水过多、局部卫生差、尿道生理结构、尿道炎、膀胱炎等引起,也可能是肾盂肾炎、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导致。常见治疗包括增加饮水、注意卫生、热敷、用抗菌药、膀胱训练等。饮水过多需适当减少饮水;局部卫生不佳要勤换内裤清洗会阴;尿道短直要避免憋尿注意性卫生;尿道炎、膀胱炎要用抗菌药且遵医嘱。日常要避免刺激、规律作息、注意保暖。

科普文章 2020-07-08

怀孕后排卵试纸显示什么

排卵试纸用于检测女性尿液中LH水平预测排卵。怀孕后其显示结果多样,与怀孕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怀孕分泌的hCG与LH化学结构相似,怀孕初期hCG升高可能使排卵试纸阳性;随时间推移hCG变化且个体差异大,可能显示弱阳性;也可能因激素复杂变化显示阴性。不能靠排卵试纸判断怀孕或状态,应使用早孕试纸或就医检查。

科普文章 2020-07-08

一次流产会导致不孕吗

一般情况下一次流产不一定导致不孕。自然流产若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对生育影响小,因遗传因素致自然流产再次怀孕仍有风险但不一定不孕;人工流产在正规操作及术后护理得当情况下不孕可能性低,若手术不当致子宫内膜损伤或术后感染引发盆腔炎等则可能影响受孕。流产后身体需恢复,再次怀孕应在身体充分恢复后备孕并进行全面体检。

科普文章 2020-07-09

原发性痛经会不孕吗

一般情况下,原发性痛经不一定导致不孕。子宫正常时,单纯原发性痛经多因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异常致子宫平滑肌收缩等,通常不影响受孕;若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则可能影响受孕致不孕。原发性痛经常见于青春期女性,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可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等药物缓解疼痛,需严格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0-07-09

hpv疫苗是否终身免疫

一般情况下,HPV 疫苗不能提供终身免疫。二价疫苗针对 HPV16 和 18 型,保护作用约 10 - 15 年;四价疫苗除预防上述两型,还防 HPV6 和 11 型,免疫作用约 8 - 10 年;九价疫苗可预防九种型别,保护时长约 5 - 10 年。虽不能终身免疫,但接种可在保护期内降低感染风险,对预防宫颈癌等疾病作用不可替代。

科普文章 2020-07-10

大姨妈来可以泡脚吗

月经期间一般可泡脚,若月经量正常能促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不适、改善宫寒痛经;月经量少时泡脚可使身体暖和促血循环增月经量;月经量过多则不宜长时间泡,以免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泡脚水温要适宜防烫伤,有痛经等不适症状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0-07-10

生理期能吃巧克力吗

生理期通常可以吃巧克力。其含有的可可碱有血管舒张作用,或能缓解痛经等不适,且可补充因失血而损耗的能量。但巧克力热量、脂肪和糖分高,过量食用会增加体重、影响血糖,要适量。此外,生理期可吃温热易消化食物如热汤热粥,应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

科普文章 2020-07-10

孕妇能吃辣的吗

一般而言,孕妇可适量吃辣。辣椒含维生素C、B族及胡萝卜素等营养,能增强孕妇免疫力、促进铁吸收、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但过量吃辣会刺激胃肠道,引发胃痛、腹泻,还可能致上火、便秘,增加身体负担。孕妇吃辣需结合自身情况,肠胃弱应少吃,日常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食物及新鲜蔬果,保障营养均衡和胎儿发育。

科普文章 2020-07-10

宫寒影响怀孕吗

宫寒一般会影响怀孕。中医概念的宫寒致月经不调、痛经,影响受孕几率。轻微宫寒表现为偶尔月经推迟、量少、痛经轻,调整生活方式对受孕影响不大,身体可自我调节。严重宫寒会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受精卵着床及卵巢排卵功能,降低怀孕可能。现代医学角度,宫寒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相关,这些疾病本身影响生育,怀疑宫寒影响怀孕应及时就医检查并调理治疗。

科普文章 2020-07-10

上环一个星期同房了怎么办

上环一个星期就同房有感染、环移位等风险。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留意腹痛、发热等症状,有异常及时就医;保持外阴清洁,用温水清洗、勤换内裤;必要时遵医嘱预防性用甲硝唑等抗生素;身体恢复前避免再次同房,一般上环后至少两周内禁同房;按医嘱定期复查,通过B超确定环位置。重视身体变化,做好护理,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20-07-10

经期可以喝红豆薏米水吗

经期通常能喝红豆薏米水,红豆含铁可防经期缺铁性贫血,薏米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身体,但薏米性凉要适量饮用,过量可能致宫寒、痛经或经量减少。经期饮食上,宜多吃温热、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应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如冷饮、辣椒,因其可能影响月经周期或加重经期不适。

科普文章 2020-07-10

附件炎如何根治

附件炎根治需综合多方面。准确诊断附件炎类型是前提,急性症状明显、慢性病程长易反复,可借助妇科检查、B超等诊断。药物治疗方面,头孢曲松钠抑制多种细菌、甲硝唑对厌氧菌感染有效,都需遵医嘱。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若有输卵管积水等并发症可能需手术。附件炎根治要综合诊断、治疗、生活习惯调整等多方面因素。

科普文章 2020-07-10